科技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育 运用现代信息学技术进行有效教学 亲身体验 教学无痕
15: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1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3月0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1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运用现代信息学技术进行有效教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3-03 13:55:17

□泗县泗城镇中心学校  宋小藏

  当前,信息技术走入课堂已成为课改必然,借助课堂平台,可以将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抽象知识直观地演示给学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成学生自主构建新的认知,实现高效教与学。
  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在数学教学中,让信息技术走入课堂,可以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情景,使学生各种感官充分活动,激发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学习状态自然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有效学习、自主认知,顺利促使知识生成,达成目标。
  笔者在教学“认识面积”一节时,通过多媒体演示,画面展示,用一个盛水的容器,上面放置一个小滴管向容器里一滴一滴注入水,先是滴一滴、两滴,慢慢地积成一条线、一个面,到最后积满一个容器,动态地展示了“积点成线”到“聚线成面”再到“集面成体”的直观动态演进过程,信息技术在此刻展现出极大的魅力和优越性,催动学生视觉、听觉、思维活跃,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初步感受到“体”是由“面”集合而来的,“面”又是由“线”汇聚的,而“线”是由点积出来的。为今后继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以及相关几何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
  学生面对喜闻乐见的直观的画面,潜移默化中将抽象的线条、面积、体积了然于胸,认知思维里留下深刻记忆。他们自然乐此不疲愉快地学习,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有效生成,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再如:讲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时,课前指导学生用小棒做学具,上课时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推测如何计算,再引导他们动手摆放学具,教师操作多媒体动态地展示计算方式的形成、推导的演进过程,凸显公式推导过程这一要点。先出示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再指导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摆,并让他们思考:一共可摆几个,总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重点提示学生“一共能够摆几个?”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将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依次一个一个地摆满,共摆4个,与长方形长度一致;再贴着长方形的宽摆3行。教师辅之以多媒体画面的动态展示,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演示,经过这样的动漫演示过程,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个计算公式了然于胸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在本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资源,以它优越的动态演示画面,使得课堂教学充满诱惑力,学生身心愉快地主动投入探究活动,自主利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方法探索新知,“于无声处”解读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同时促使学生个性得到最充分有效的发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效地推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借力信息技术展示的声画光景以及多元的信息架构,使抽象的数字、概念得以具体化、形象化,极富情境般的动静结合、声情并茂,打通了以往教学方式中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的不足的瓶颈。利用信息技术得天独厚的优越资源平台,创设了轻松、愉快且具诱惑力的学习环境,解决以往课堂教学中无法应对的问题,能够紧密切合小学生形象、直观认知的心理特点,唤起学生的浓郁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生动、鲜明、形象的视觉认同感,在学生全身心积极投入、情绪高涨的背景下,乐于学习并高效学习成为现实,既构建了新的认知、形成技能,又培养了爱国情怀,自然便是瓜熟蒂落。因而最大限度地促成有效的教与学,促成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最有效实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