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家访”这个教育法宝
11:班主任驿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1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3月0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1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用好“家访”这个教育法宝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3-03 14:12:31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这项要求引发了众多关注,其实,关注的焦点就在落实上。
  长期以来,家访作为教育的传统“法宝”,在强化家校联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家访,既能促进教师对学生深入了解,为学生寻找更加合适的教育路径,也能够丰富教师的教育实践,增强教师职业的责任与内涵。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通信工具大量涌现、学生居住地分散等原因,家访一度受到忽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方案明确倡导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这是一种价值回归,值得肯定。
  家访是否有必要开展,又该如何开展?本期“班主任驿站”走进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三小学,看看该校班主任有何好的建议和看法。

校长点评
做有温情的家访 办有温度的教育
□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三小学副校长  乔利荣

  有人说:家访是最有温情的教育,是最美的教育行走方式。为了有效地开展温情的家访活动,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三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全体班主任及全体配班教师为成员的组织机构体系。家访前,学校会召开全体教师会,开展家访专项培训,提出相关要求,督促每位教师提前做好家访方案。
  亮点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家访工作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放在首要地位。每一次家访,我们更愿意看到学生热情大方的待客之道,用灿烂般的笑容相迎,主动给教师端茶倒水,像个小主人一样。教师们家访送去的是激励的话语与温馨的提示,并不是说教式的批评和指责,家长也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学校和教师的观点,欣慰地看到孩子们对教师家访的期待。附小三小的教师们,在一次次家访活动中,行走于爱的路途中,将幸福与爱心传递给每一位学生。我们推开的不光是学生的家门,更是打开了整个家庭的心门,用我们最真挚热烈的灵魂打开了学生的心门。
  亮点二:反思总结,保持家访的“长效性”
  家访工作,已成为一种文化,是学校的一项常态性工作。教师们常说:每一次家访是工作的开始而不是工作的结束。每次家访后,教师们都会及时反思总结家访情况,填写活动记录表并及时反思不足之处,形成文字。对于家访的特殊学生,会专门建立追踪记录,定时跟家长沟通。每次的反思与总结,教师们会更快地成长,觉得自己累并快乐着,爱并收获着,最终会发现,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会成为人生的惊喜。
  学校是教师和学生有形的课堂,家访则是家校无形的课堂。咱们学校会把家访这项工作做的更有温情,让教育更有温度!

家访——一座温暖的“桥”
□三(3)班班主任  郑海燕

家  访,一直都是学校教育的一项传统方式,也是一个“法宝”。随着社会的变化,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通信工具大量涌现、学生居住地分散等原因,家访一度受到忽视。但是家访的力量和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让我们来听听学生、家长和教师如何看待这种方式的。
  孩子说:今天老师要来我们家家访,我非常开心,但是我也有一点紧张。妈妈,你说老师来会说些什么呢?我要把书房整理好,还要带老师参观我的房间,老师看到整齐的书房和房间肯定会夸奖我的。
  家长说:接到老师的家访电话,我们很激动、很期待,也很欢迎。能和教师面对面地沟通,以此种方式了解学校、孩子的更多情况,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当然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也是对孩子的鼓励,是童年时光里美好的回忆!
  老师说:家访是一座桥梁,能更好地连接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能更多地了解学生除学习以外的其他情况,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好地发展。
  在我眼中,家访不只是一种方式,它更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爱。因为爱,所以它成了一条纽带;因为爱,所以更想要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了解每个家庭的环境;因为爱,家访这个法宝值得一直延续下去。

走心的教育——家访
□一(1)班班主任  吴 赟

  在我的记忆中,合肥师范附小三小的双走入活动——家访,一般是在下午课结束之后进行,或者迎着余晖,或者伴着暮色,直到华灯初上,万家灯火。这种场景总是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家的感觉,此时,教师拉着学生,伴着家长,共处一室,促膝而谈。这样的时刻,所有教育中遇到的难题似乎都变得柔软起来。由此感慨:家访,乃最走心的教育也!
  走心之一:家访变换了教育形式
  家访首先表现为教育环境的改变,由学校的公共场所到家庭的个人空间,这个变化是巨大的。对于学生来说,平时只有在学校里才能看到的老师,现在如同亲戚、朋友一般,来到自己的家中,这会给他们非同一般的感觉。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家长、学生一起亲切交流,会让学生非常有安全感,也愿意敞开心扉接受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建议。
  走心之二:家访拓宽了教育领域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家访可以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对象,家庭乃是每个学生成长最初和最强的基地,细心的教师会通过家访观察到学生成长背后的家庭因素。而通过对家庭和家长的了解,更易于让教师找到与学生心灵上的共通之处。这种拓宽领域的教育,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走心之三:家访形成了教育合力
  家访本身就是教师主动走到家长那里,与他(她)站在了一起,因此,这种形式更能赢得家长的认同与支持,更容易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家访,家长和教师都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情况,进行更有深度的家校沟通,在此基础上约定对孩子教育的方法,形成教育的合力。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信息化时代,家访这种古朴的教育形式仍有着它的独到之处,是最走心的家校沟通方式之一,当然走心更需用心,只有真正用心去对待每一个教育细节,方可实现育人之计!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一(5)班班主任  张常蕴

  家校合作的方式中家访是必不可少的。做班主任的这一二十年,走访过许多家庭,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那深深期盼的眼神和温暖的掌心,是我前行的动力,这些都是冷冰冰的电话和文字所不能赋予的。
一、家访让教育充满仪式感。
  家访让一部分学生既担忧又期盼,担忧的是老师向家长“告状”,期盼的是得到了老师的关注。为了迎接教师的到来,学生会和家长一起精心准备、认真对待、改正不足,以期在老师面前展示优点和闪光点。教师放下身段,走进学生家里,和他们面对面地交流、沟通。这样有仪式感的家访,定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
  二、家访让我认识不一样的“你”。
  家访,老师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学生的衣、食、住、行和家庭背景,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通过家访,我发现有不少“双面娃”。比如有些活泼调皮,很难管的学生,在家里却很乖巧懂事……走进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经历后,便可以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心理,从而更好地教育和引导。
  三、家访让学生的“心”有了落脚点。
  家访可以使一些学生的心不再孤单。比如那些隐形的留守未成年人或突遭家庭变故的学生。家访还能给学生真诚感和认可感,教师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关切的抚摸,都传递着对学生的关爱和真诚,使教育充满“人情味”。家访还可以消除家长对教师的误解,达到家校有效沟通的目的。
家访虽有诸多好处,但实施过程中也有不少注意事项,需要教师做足功课。唯有用“心”,随家访走进千千万万个家庭,才能把这份特殊的爱送给每一位学生。


用心家访 静待花开
□一(13)班班主任  符红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如果把一份爱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沟通是架起友谊的桥梁。”家访即是一种沟通,是架起学生和教师、家长和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和谐的桥梁。为保证与家长的顺畅交流和提高家访效率,家访就要用心备课。那怎么备课呢?
  一、备家访对象
  在对全体学生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筛选重点家访对象,“一生一案”制订家访工作方案。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家庭、学困生家庭等,要列入重点家访对象。
  二、备家访方式
  家访方式应根据实际,尊重家长意愿,灵活采用集中家访与日常家访、全面家访与重点家访、个体家访与分组家访、线上家访与线下家访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根据需要,选择电话网络新型家访、入户面谈家访。
  三、备家访内容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学校表现各不相同。跟每户家长沟通什么,得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做个有针对性的计划。即使不做书面的,也应该打好腹稿。要多方面、多角度关注学生,比如学业成绩、思想品质、身体素质、身心健康、特长爱好等等。不要把家访内容简单化,异化为考试成绩的发布与对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家访是有艺术的,是要用“心”来沟通如何促进学生成长的事儿,要想让家访取得理想效果,千万不要打无准备之仗。

走温馨家访路 架温度教育桥
□六(5)班班主任  张丹丹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句话:“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有温度。”我想教育就是用生命滋润生命,用温暖感化生命。
  我与学生相处已将近六个年头了,一年级时我就做好了规划,打算在他们小学毕业前,走访每一个家庭。每次家访,我最喜欢走进学生的卧室和书房,因为这里是最真实反映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首先,阅读课外书是学生们学习知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如果学生房间里书籍较少,甚至没有,或者拥有的书籍类型较单一,我会和家长一起商量给学生丰富不同类型的书籍。通过了解学生拥有的书籍,就可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这样有利于和学生沟通,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更有温度。其次,观察学生房间的装饰,也是了解学生的一种途径。我一般会建议家长尽量将孩子的书桌放在光线较好的窗户旁,且房间的装饰应以素雅、简约为主,给孩子营造出一种安静的学习环境。
  多年来,在家访的道路上,我一直在探索家访模式的多样化,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家访模式,如:沟通式、访谈式、报喜式、学业式等,不管哪种方式的家访,目的是架起家庭和学校的桥梁,使教育更加有温度。

  本版稿件由吴晓霞、吴琼整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