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走太平现场的舞龙表演 (资料图)
走太平持续到夜晚 (资料图)
正月十六走太平盛况(资料图)
太平桥上祈太平
□全椒县城东中学七(2)(5)班本报学生记者
曹莉娜 赵悦冉 路钰萌 蔡远瑾
辅导教师 陈明歧
每年正月十六这天,全椒县城内外万人空巷,四乡八邻数十万人扶老携幼,争相到太平桥上走一走,慕名而来的外地游人络绎不绝……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甚是壮观。放支烟花,点个爆竹,敬柱香烛,感受深远的全椒文化,回首千年民俗……这就是流传在皖东地区独有的民俗文化“正月十六走太平”。
太平桥原名贺橹桥,相传隋朝大将军贺若弼曾造橹于此而得名,在清康熙后,改名为太平桥,以前这座桥是滁州到庐州(今合肥)古驿道的必过之桥。1931年前后,当时的全椒县建设局曾修整过一次。太平桥本为石拱型单孔桥,新中国成立之后改为木面桥,之后在桥上曾铺了沙土。
现在的太平桥较之前有很大差别,走太平的路线也是有意义的。走三桥,积玉桥取“玉”,红栏桥取“栏”,太平桥取“平”,谐音是“遇难平”,寓意遇到困难了一定会平平安安;走两街,袁家湾取“袁”,太平大街取“平”,谐音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三桥,一桥更比一桥高,代表着步步高升。
太平桥有着东汉刘平、隋朝贺若弼和明朝陈瑛的传奇故事,他们都为全椒付出了很多,从而走太平也是纪念他们。
走太平走的是三桥两街,求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数十万人在这一天的“健走运动”中走过积玉桥,穿过袁家湾街,然后转入洪栏桥,随着步伐的前进,步入了太平街,“走太平”的味道愈加浓厚,各类杂技表演,民间花灯演出,各种游艺猜奖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来到太平桥,这是三桥中最高的一桥。走上太平桥,你会看见两边的廊上,系满了红色的条带,人们在条带上写着各种愿望,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白头偕老”“财源丰茂”“平安健康”等,清风徐来,条带轻摇,香烛燃后的檀香味儿拂面而来,近处的襄河水波粼粼,远处的柳树抽出嫩绿的枝芽,多好的一幅欣欣向荣的图景啊……“龙来了!”在喧天的锣鼓声中,那金黄的长龙映入人们的眼帘,甚是壮观,百米长龙这极富特色的民俗表演成为太平桥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晚上“走太平”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桥两头的老街户户悬灯门首,各色太平彩灯星布珠悬,皎如白昼。各类民俗像繁星、像珍珠,装点在太平桥上,让原本的建筑拥有了生命,充满了活力与生机……如今“走太平”不光是走了,更体现中华民族祈盼太平、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美好期盼。
细说“走太平”历史
□全椒县第四中学八(9)班本报学生记者 戈禹微 聂 瑞
辅导教师 吴玉萍
太平桥已有1800年的历史,“走太平”成为全椒人民延续至今一项重大的民俗活动,去年因新冠疫情原因,才首次改为线上“走太平”,人数同样达到80万。但为什么要“走太平”?“走太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走太平”有什么意义?全椒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鲁茂文向我们娓娓道来“走太平”的历史。
东汉建武年间,刘平出任全椒长,为官清正,德化所至。有一年大荒,刘平将朝廷拨付可修三十里大城池的款项用于赈灾,救济全椒百姓,余钱仅修了三里长的小县城。刘平因此获罪罢官。百姓得知消息后,倾城相送,送别的地点就是太平桥,百姓挥泪而别,放鞭送行,焚香祈福,而此日恰为正月十六。此后,每逢此日,全椒百姓必到此桥缅怀刘平,渐渐演变为全椒民俗“走太平”,因此“走太平”有了清风化雨、普洒甘霖之意。
隋朝年间有位将军叫贺若弼,他要经过全椒攻打南京,需要造船,他发现当时的太平桥年久失修,有些破败,他担心洪水把桥冲垮,于是就把桥重新翻修,新桥就叫贺橹桥,也就是现在的太平桥。全椒人民为了纪念贺若弼保国安民,就在现今的太平桥上建造了贺橹楼。因此,“走太平”就有了纪念、感恩的意义。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全椒南山上有一烟墩,叫笔峰,一位湖南总旗以“全椒人民在堆山峰,要出皇帝”为由诬告全椒人民谋反。永乐帝听后怒不可遏,于是想派大军前来血洗全椒。此时滁州籍的都御史陈瑛果断站出来,向皇帝禀告:椒人素来淳良,断不会造反,愿以身家性命作担保。取得永乐帝信任。陈瑛死后,全椒百姓为了纪念他,在太平桥边为他建了一个衣冠冢,因此,“走太平”又有了护佑乡亲、扶危积难的寓意。
“走太平”活动承载着全椒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梦想与执著追求,让诗和远方走到了一起,以点带面,体现了当今中国的盛世太平。
鲁茂文介绍最早太平桥
视频了解走太平盛况
程萍介绍全椒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年古县文风盛 太平之乡多珍宝
□全椒县襄河中学八(13)七(7)班
本报学生记者 殷晨曦 张梓轩
辅导教师 陶 昊 吴培龙
全椒地处皖东,位于江淮之间,素有“江淮背腹,吴楚冲衢”之称。这座古色古香的小城,勤劳、淳朴而充满生活乐趣的全椒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自西汉置县以来,文化昌隆,底蕴深厚,民风纯朴,在多元文化汇聚的广袤大地上,不断创造和传承着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文化在绿水青山中代代相传。
全椒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程萍说,全椒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有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手工技艺、庙会文化等。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庙会文化“走太平”。
全椒地属吴头楚尾,吴楚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融合,全椒民歌的曲调既有淮河流域粗犷、高吭、豪放的风味,也有着长江流域委婉、细腻、抒情的特色。全椒的方言既有吴语又有楚音,这里有山区、有丘陵、有圩区,人们的劳动方式与生活习俗不尽相同,因而全椒民歌在创作内容、曲调风格、传唱方式等方面各显特色,既有中国民歌的普遍性,又有着浓厚的地域性,个性特点鲜明,分为山歌、田歌、歌舞唱曲等。山歌乡土气息浓厚,富有山里人独特的风格和韵味;田歌曲调旋律优美,表现形式多样;兰花灯锣鼓见风采柳、插诨打趣。无论是什么样的民歌,劳动人民在传唱时不仅能解除疲劳、陶冶情操,同时能激发对劳动的热情和向往。全椒民歌就这样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中传唱下来。
要说全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之最,马厂酥笏牌当之无愧。相传酥笏牌是明朝开国功臣乐韶凤为表达辞官交权、告老还乡的意愿为朱元璋所做,自此流传下来。酥笏牌香酥可口,老少皆宜,入口即化,满口留香,其制作工艺繁琐,共有24层油酥,但酥脆至极,十分美味。
全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达四十多个,有表现高尚民族气节和聪明智慧的民间舞蹈八朵云;有唱腔婉转、抒情,道白接近地方方言的全椒庐剧;还有造型独特、工艺精巧、盘根错节、艺术价值极高的儒林根雕……他们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全椒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先民智慧结晶,是令人心之神往的精神家园,留存着父老乡亲共同记忆,作为全椒人,我们倍感自豪,同时也希望这些宝贵的财富世代相传。
本报学生记者太平桥实地探访
□配文图片由本报记者 傅 军 通讯员 禹强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