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学期,张碧玲老师全情投入我校教学教研,用心感受学校育人文化,全身心投入于实小的工作环境之中,双方互鉴互学、共谋成长,取得了共同的进步。”日前,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给安徽省教育厅寄来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真诚感谢绩溪县扬之小学青年骨干教师张碧玲交流研修期间的辛勤付出,深情期许“这座浙皖两地的沟通桥梁”成为后续交流的起点,让有爱的教育真正流动起来。2020年以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项目的扎实深入推进,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持续注入“教育动能”。
张碧玲:让有爱的教育流动起来
“我将带着满满的收获、满满的爱和温暖踏上归程,一定将这里爱的教育理念带回安徽,让爱流动起来”。1月20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的教师工作坊里暖意融融,一场简约而隆重的欢送会,将绩溪县扬之小学教师张碧玲为期一学期的研修历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取经”归来,张碧玲说自己满载而归,带回来的不仅是实验小学的深情厚谊,还有两地教育互鉴互学的珍贵经验。
爱是最美的语言
2020年9月12日,当张碧玲第一次走进实验小学校园,“以爱育爱 以德培德”八个鎏金大字在秋日暖阳下熠熠生辉。“一种美好又温暖的感觉袭上心头。‘爱是最美的语言’。是的,教育是爱的事业,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想这是对教育最好的诠释”。在德育主题文化鲜明统一的环境布局中,她感知每一栋楼、每一面墙、每一个物件都在低语吟唱,胜过有声的语言。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在这里,仿佛墙壁不再只是墙壁、水管不再只是水管,都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初来乍到的张碧玲很快感受到了来自学校领导及同事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并在温暖中融入了这个崭新的集体。她主动了解工作安排,做好各项工作衔接;积极与同事交流,了解任教的三(3)班情况,当了解到数学教材版本与我省有所区别时,她及时准备北京师范大学版教材,提前备课;在带班前,主动加入班级群,与家长线上“见面”,做好家校工作;始终抱着求学的心态,努力适应新环境、新角色。
“张老师,我好喜欢你”。梦昕是张碧玲到实验小学第一个亲密接触的学生。第一次走进三(3)班课堂时,梦昕拉着她的手,轻声地表达喜欢,下课也不忘围上来给个拥抱。通过和同事的交流,张碧玲了解到梦昕是一个随性、自我的学生。数学课上别的学生认真听课,她没有;别的学生认真做练习,她没有;别的学生作业有错及时订正,她没有……之后,张碧玲便有意识地在课堂上鼓励她,课后找她聊天,试图走进她的内心,给予她耐心的陪伴和辅导。如今,梦昕的学习状态越来越好,慢慢找回了自信。
采访中,张碧玲告诉记者,为了方便工作,实验小学会建立班主任、教师等工作群,其中“当老师遇上学困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初进这个群,我满心好奇。从教十余年,我对帮扶‘学困生’的工作并不陌生。但让我谈心得,除了多花点时间,恐怕更多的是无奈和吐槽。但这个群里不一样,教师们是真正地把这项工作当成一个课题在研究”。在这个群里,张碧玲发现除了“以爱育爱 以德培德”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更多的是帮扶“学困生”方法论和心得体会,同事们的每次分享都让她受益匪浅,也更加坚信教育是爱的事业。
教育无小事 事事是教育
“扣分?谁给扣分了?还在周前会上扣什么分呢?”2020年10月26日的工作例会上,张碧玲看到显示屏上出现了一个案例“扣分”风波,心里直犯嘀咕。
原来,一天值周班到某班检查眼保健操,任课教师因为该班学生不专心听课,多次提醒都没有把学具带齐,所以有点生气,就不让学生做眼保健操,值周班因此要扣分。被扣班觉得很冤枉,联名写信给学生处说明缘由,并把扣分单送回值周班,要求撤销扣分。
假如你是任课教师会怎么做?假如你是被扣分班班主任会怎么做?假如你是值周班班主任你会怎么做?假如你在学生处会怎么做?这是学生处在前期常规管理中遇到的一个真实事件,当天的会上,与会人员针对该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们觉得要扣。如果我是任课教师,我会向班上学生道歉,因为眼保健操时间就是学生自己的时间,我们不能去剥夺”“我们组觉得该扣,既然制定了规则,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我们组的观点是要扣,个人服从集体,班级服从学校”……所有教师的观点一致,这分该扣。而在讨论中,张碧玲发现大家已经不在局限于扣不扣分的问题,而是作为班主任要以促进学生成长为指向,去分析、去思考学生在乎这个分数的动机是什么?进而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人都是有情绪的,我们要合理地发泄情绪,避免‘踢猫效应’的发生……作为任课教师,我们更应该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专心听课、带好学具?在遇到问题需要处理时,想想有什么更好的解决途径……作为学生处的管理者,我们要让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最终学生处解决这一事件的方式:表扬值周班,肯定他们的不卑不亢,尊重他们的决定;和任课教师做好了沟通交流;认真听取教师们的合理意见,考虑调整眼保健操时间;他们还给被扣分班写一封回信,诚恳地问问学生:为什么会扣分呢?为什么不做眼保健操呢?为什么不带学具呢?不断的追问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也感受到这不是一件坏事。为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点赞,也给予他们美好的期待。
“在这里,我真正地感受到教师们都在试着从不同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他们真正参与了其中,去思考更深层次的教育问题,扣分背后带来的是什么?该如何去妥善解决问题?该如何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多带给学生们些什么?”
研修期间,张碧玲亲历了无数实小育人的日常,从家校携手帮助“学困生”,到工作例会的主题讨论,再到教研组的通力合作人人参与,都让她深刻领悟到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
“走出去”“请进来”增添教育动能
“一个学期的学习与生活,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实验小学乃至金华这座城市的包容,她气定神闲,海纳百川。实小人谦逊温和,怀着对教育的赤子之心,实施爱的教育,以爱育爱,以德培德。在爱的教育这个德育体系支撑下,学校在课程建设、德育教育、文明礼仪、特长培养、传统文化、劳动教育等方面硕果累累”。张碧玲感慨,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文化会让一所学校有温度、有光亮。有了文化,学校教育就具备了一种生长和延续的力量,师生的成长就会更加生机盎然。在“爱的教育”这种德育文化氛围中,教师有了主动发展的愿景,为了学生要做得更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虽然没有挂在口头上,却用行动在践行着。“感谢教师们的辛勤付出”“相信下次你一定会做得更好”“我们要少说,让教师多说”是该校领导常挂在嘴边的话,教师们也经常为此感动。“尊重,理解,自主,多元”,唤醒教师发展的内驱力,激发他们想发展的精神渴求,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让学校成为师生主动发展、幸福生活的乐园。教师有了精神支撑,实现了“你让我做”到“我要做”的蜕变,他们把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每一个问题、每一天都当作是全新的,脚踏大地,仰望星空,把教育生活当成是一种享受、一种创造。因此,每晚加班研讨教学问题,反复磨课、评课反思成为一种常态,学校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引导着每一个人向善、向好。学校的发展靠教师,有名师才会有名校,名校又反过来培养、汇聚更多的名师,形成良性循环。
1月20日,张碧玲结束在实验小学的研修生活,承载着厚重的情谊和宝贵的经验回到绩溪县。回想当初,参加长三角地区骨干教师交流研修项目的初衷,她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抓住契机,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走出一条教师成长、成功、成才之路;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拥有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发挥辐射作用”。未来,她期待更加完善的交流机制能够促进“走出去” “请进来”,不断优化长三角区域“教育动能”的积极释放。
新闻链接
项目化推进长三角教育一体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共建”目标明确、催人奋进。2020年以来,我省深入扎实开展长三角教育一体化项目,其中中小学师资培训领域包括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联合培训、长三角中小学后备干部跨省市到名校挂职、长三角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交流研修、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校长领航工程等四类项目。
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联合项目从2010年由江浙沪两省一市发起并实施,我省从2012年开始加入联合培训计划。九年来,我省共遴选推荐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等七个类别276名优秀校(园)长参加培训,实现了对基础教育阶段各类校长全覆盖培训。省教育厅充分调动全省校长培训优质资源,先后组织实施了两次长三角幼儿园园长专题培训、两次长三角名校长论坛及六次长三角名校长跟岗实践培训,共计培训了九百六十余名来自江浙沪皖的优秀校长。
长三角中小学后备干部跨省市到名校挂职项目于2020年秋季学期启动。按照计划安排,我省有30名中小学优秀管理干部(小学、初中、高中各10名)赴江浙沪名校挂职交流,同时接收30名来自江浙沪的中小学优秀管理干部挂职交流。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挂职锻炼,达到更新观念、互学互鉴、合作交流的目标。2020年12月25日,长三角基础教育教师发展论坛在合肥举办。主题为“‘十四五’时期长三角地区基础教育教师发展与学校办学质量提升”,检阅了安徽项目的实施成效。
长三角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交流研修项目旨在积极探索集聚三省一市优势培养优秀骨干教师的方式和路径,促进三省一市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传播交流和学习借鉴,全面提升三省一市教育战略合作的层次和水平。2020年以来,三省一市联合印发了《长三角地区骨干教师交流研修和访问与学者计划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并配合完成了我省20名交流教师和20所交流基地的遴选推荐工作。
2019年,我省首批教师校长领航工程启动。来自全省的40位优秀教师和校长深入上海市、江苏省等地区的10多所优质中小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跟岗实践研修,通过让“影子校长”进行跟常规管理、跟课堂管理、跟教研管理, 让“影子教师” 跟课堂教学、跟班级管理、跟教研活动,促进了参训教师、校长的理念更新和办学水平提升,取得了良好的培训实效。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谢婷婷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