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畔起新潮
16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0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1月2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07期  下一期
新安江畔起新潮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李 瀚 发布日期:2021-01-29 10:59:27

工作展示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李  瀚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奋斗的一年。战疫,战洪,战贫,一股股“浪潮”汹涌袭来。在黄山脚下、新安江畔,团员、青年却御风与浪同行,敢为“弄潮儿”。每场硬仗的战场都有青春而坚毅的脸庞;每一个搏击的昼夜,总能细数温暖而收获的瞬间。新安江畔的“青年卫士”们爱奉献,为了家乡更美宵衣旰食,乐此不疲。新生代的“徽骆驼”们有闯劲,敢想、敢做、敢创新。小小少年郎们会传承,每一个幼小的心田都流淌着源远流长的徽文化与绿色发展的新理念……

青山绿水的“卫士”

  春节临近,祁门县凫峰镇团委书记洪伟比往常更忙了,不仅要组织招募志愿者做好基层疫情防控工作,还要带领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全域环境整治行动。在他的印象里,每次开展路边环境整治、河道垃圾清理等活动,镇里的二十多名青年志愿者永远冲在最前面,争抢着干最累、最脏的活儿。
谁不夸自己家乡美,谁不爱家乡母亲河。凫峰镇距离县城近50千米,新安江源头的率水河流经全境,境内流程15千米,流经36个村民组。近年来,依山傍水的凫峰镇生态环境越来越美,乡村旅游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致富,成为助力家乡建设发展的生力军、加入共护母亲河的“青年卫士”。
2020年,为扎实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做深做实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改革相关工作,团黄山市委对照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要点、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重点工作、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等内容,组织全市团员、青年争当青山绿水“青年卫士”,开展一系列“青清新安江”生态环保活动。
团黄山区委精心打造的“河小青”“林小青”“网小青”“三青”志愿者早已遍布青山绿水间。“团区委依托‘三青’志愿服务项目,不仅找准了共青团服务大局的发力点,还搭建了团员、青年奉献出力的大平台,既能提升团组织的组织力和存在感,又能让团员、青年有自豪感和荣誉感。”谈到工作心得,团区委书记叶青有感而发,“只要工作主线找得准、抓得实,只要活动项目有吸引力、有实效,只要锲而不舍抓常、持之以恒抓长,团的工作品牌就能越做越响亮。”

太平湖畔的“青年卫士”

“林小青”助茶农

  近年来,团市委围绕该市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突出“青”字招牌,组建“三青”队伍线上、线下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文明劝导、水源地保护、植绿增绿、构建绿色清朗网络等志愿服务活动。紧扣“准”字发力,围绕重点任务、重点时段、重点工作“三重”节点展现青春担当作为,防汛、禁渔、“创城创卫”期间,均能看到“三青”队伍的身影。坚持“长”字目标,健全常态化正向激励、线下互动、互动交流,通过“三常”机制激励青年传递文明。引导团员、青年立足“两山理论”,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参与者、践行者、推动者。

新生代的“徽骆驼”

  1月27日,是程晓阳驻村扶贫的第1028天。但他和驻村的故事要从七年前说起。2014年,为打通市场监督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一辆皮卡车把程晓阳的工作和生活一起搬到了歙县街口镇新门村。他所在的“三人小队”一手创建我省最偏远的市场监督管理所——歙县街口所,打造“蜈蚣岭高山梯田爱国主义基地”,助推“黄山白茶”入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山青年创客大赛

青年创新创业创优访谈教学公开课

  2018年4月,程晓阳作为省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奔赴休宁县榆村乡藏溪村脱贫攻坚战场。驻村扶贫三年时间里,藏溪村不仅68户贫困户232人全部脱贫实现“村出列”,还成立了“青年之家”,组建了“美丽藏溪 小小宣讲团”。当地村小学走出了市少先队红领巾“小喇叭”讲解员评比三等奖、省“脱贫攻坚”演讲比赛优秀奖、省“决胜小康·奋斗有我”演讲比赛二等奖获得者……“我想,扶贫干部就是少年们了解山外世界的那双眼睛,时间终将证明,给他们一片天空,他们就能飞得更远”。程晓阳先后获市政府脱贫攻坚专项记功、黄山市五四青年奖章。
“工作岗位不是自己喜欢的怎么办”“简单重复的工作觉得屈才怎么办”“工作难度很大遇到硬骨头怎么办”……在团市委的一次思想政治公开课上,徽州区西溪南镇90后副镇长李玲调侃自称“体制萌新”,畅谈七年基层工作的困惑。在经历过各种复杂事、陌生事、委屈事之后,如今的李玲已然蜕变得越来越好。最近,组织上把乡村振兴工作交给了李玲,她每天都找到村干部谋划产业类项目,“不再害怕任何困难,而是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基层工作有压力,更有干劲”。
说起95后徽州女孩张喆,人们习惯称呼她“松子”,熟知她的《松子叨哔叨》节目。作为土生土长的徽州人,张喆从小就听过不少徽州民间故事,2017年返乡创办歙县松子电影工作室,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传播徽文化。《松子叨哔叨》自2017年开播至今,先后拍摄过许国石坊、徽州火熜、鱼灯非遗、黄山毛峰、太平猴魁、三潭枇杷、石头馃等,选题始终围绕徽州的人和事,内容有创意讲情怀,全网点击量超过500万。如何持之以恒地做好一档徽学栏目?张喆有自己的坚持,立志“以年轻之名,为徽学破圈”。在她眼里,继承传扬的徽骆驼精神并非一味的任劳任怨,而是一种披荆斩棘的智慧与坚韧。
一直以来,团市委以发展前景激励青年,以榜样示范引领青年,以主题实践教育青年,组织动员青年投身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办好青年创客大赛、青年写生艺术季活动,设立长三角城市黄山青年人才工作联络站等,不断引导新青年建功新时代。“再荒凉的沙漠,也挡不住徽骆驼追寻绿洲的脚步”。程晓阳、李玲、张喆只是新生代“徽骆驼”中的一组群像,他们干事创业的领域虽有不同,但展示的黄山青年的风采却如一面面精神旗帜,在新安江畔熠熠生辉。

生态文明植入童心

   “我,是一条小溪,新安江妈妈众多娃娃里最小的一个。妈妈总说我是个淘气娃——从早到晚总是呀呀呀地唱着‘徽剧’,嘻嘻哈哈地和小鱼、小虾玩耍。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笑不起来了。我的好邻居们不停地向我身上扔垃圾、倒污水,我变得又脏又臭。直到有一天,有人把一块‘新安江生态保护示范点’的牌子插在我边上,好多人赶过来帮我梳妆打扮。我又成了一条美丽、可爱的小溪”是屯溪大位小学少先队员汪宗屹写给新安江的童谣。该校通过开展“青清新安江,保护母亲河”蓝丝带传递活动、“我爱美丽的新安江”读书征文活动等,引导队员携手保护新安江,爱护自己的家园。
  屯溪现代实验学校的生态文明小使者常常走出校园开展“你我手拉手 共护新安江”志愿服务、“探究生态补偿 共护一江春水”研学活动等,用实际行动做保护新安江的倡导者、参与者、推动者。该校少先队员程渝翔说:“活动让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以后我们要让家乡的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该校少先大队辅导员吴龙娣常常教导少先队员们,保护母亲河不仅是政府的大事儿,也是少先队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些年,该市各级少先队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新安江上下游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实施“探究生态补偿 共护一江清水”少先队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常态化开展假期研学,了解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和成果;通过开展“红领巾助力美丽新安江”金点子征集活动,为保护母亲河出谋划策;通过开展“节水,节电,节粮”“节能环保,低碳生活”“垃圾分类”“变废为保”“植树护绿”等主题活动,各地各校少先队组织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号召广大少先队员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生态文明小使者。源远流长的徽文化及生态文明创新发展的新意识将根植于一代又一代少年的心中。期待新安江畔新潮起,黄山续写新篇章。

少先队员变身生态文明小使者

少先队员探究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研学活动

书记说

    团黄山市委书记  曹  宇
守正笃实结“硕果” 久久为功立“九新”

  “十三五”期间,团黄山市委紧扣三个根本性问题,勠力同心,积极作为,成果丰硕。思想政治引领有提升,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丰富多样,价值观塑造广泛深入,“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参学率屡创新高,培养了青年讲师团成员等各类青年政治骨干;服务大局有品牌,打造了青年创客大赛、“青清新安江”保护母亲河、青年写生艺术季等青年创新、创业、生态环保、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青年发展有特色,以“七彩青春”为主题,讲好青春故事,不断扩大青年交友圈,聚焦青年就业、婚恋、维权等为青年加油助力,护航成长;组织建设有突破,推深做实共青团改革,建立教育团工委、邮政业团工委,全面成立学校少先队工作委员会,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成果显著;从严治团有成效,团的各级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示范带动,团干部廉洁自律、勇于担当,团员先进性持续提升,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脱贫攻坚一线都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十四五”期间,团市委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攻坚、全面从严治团,以提升团的组织力为主线,以推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落实为抓手,着力实现“九个新”,在党团融合共建上取得新成效,在青年思想引领上拓展新形式,在青年人才集聚上迈出新步伐,在青年创新创业上激发新活力,在助力产业发展上取得新作为,在服务青年需求上增添新举措,在文明实践服务上培育新风尚,在深化改革攻坚上取得新进展,在加强全团带队上取得新成效,奋进“十四五”,砥砺新征程,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黄山篇章而不懈奋斗。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