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诗城“未来”更多爱
10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0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1月2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07期  下一期
给诗城“未来”更多爱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王 俊 发布日期:2021-01-29 11:37:37

工作展示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王  俊

  “柔嫩的小花遭到暴风雨无情摧残,受伤的岂止枝枝叶叶,更是那迎着阳光无忧成长的心”。在团马鞍山市委联合花山区人民检察院拍摄的微电影《“一号”星辰》中,小学生雅然被沉迷网络色情的18岁青年闯入校园实施猥亵侵害,并最终在检察官的援助下摆脱心理困境,维护合法权益。影片取材于真实案件,由检察官本色出演,成为该市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未”爱同行,共护成长的生动写照。
  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汛情影响,市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和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平安建设大局,各司其职,协调推进,形成“党政领导,群团推动,社会协同,青少年自护”的良好格局,给诗城的“未来”更多关爱与守护。

照进灰色青春里的光亮

  《“一号”星辰》系我省检察机关落实“一号检察建议”首部预防校园性侵害的微电影。影片中,检察官们通过电话询问、上门走访、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雅然走出了心理阴影,重新绽放笑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参演的检察官们既是花山区人民检察院“满天星”未成年人护航团队的成员,也是“回归线”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的帮教人员。
  “撑一柄伞,为你遮风挡雨;紧握船舵,为你波涛中护航”“办案不是全部,保护才是核心;为灰色青春找回绿色生命,用一腔热血驱散内心阴霾”……2017年6月,“回归线”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揭牌,标志着该市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初步实现了工作模式专业化、帮教力量社会化、观护体系全覆盖的目标。花山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沈丹丹告诉记者,一群有爱的检察官致力于普法、维权、帮教、关爱、救助工作,用法律的光芒“未”爱投射满天星光。

微电影《“一号”星辰》海报

  一天深夜,马鞍山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程志元接到了高中生小蓝(化名)的心理援助热线。父母常年感情不和、争吵不休,让小蓝一度生活在压抑的家庭环境中,成天闷闷不乐。当天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父亲责骂,小蓝积压已久的情绪几近崩溃,不禁想到了自杀。程志元接通电话后紧急启动危机干预方案,首先稳定小蓝的情绪,耐心倾听,帮助她平复冷静,提供心理支持,确保其人身安全。随后与小蓝沟通交流,获取相关个人信息,并与其家人取得联系,保证她不会独处。第二天,小蓝在家人的陪同下到该中心,经临床评估后,办理住院,改善抑郁症状。出院后,该中心工作人员继续跟踪给予心理治疗,目前小蓝状态平稳,家庭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2020年3月,由团市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主办,市第四人民医院承办的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揭牌,全市心理援助热线同步启动,这标志着该市青少年服务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实现了制度化、社会化及专业化,成功搭建了共青团工作特色品牌和联系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又一条重要纽带。
  花样年华,青春的热血与诗行才刚刚开始。在有爱的诗城,每一个渴求成长的生命都不孤单,即便是灰色的青春,也总能看见投射进来的一抹抹光亮。

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揭牌

筑牢护航成长的防线

  “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笑话……”2020年12月28日,含山县环峰镇褒禅社区“儿童之家”里正在开展“庆元旦  迎新春  相伴成长”茶话会。七岁的琦琦(化名)挪着小步到舞台中央,给大家讲了一个笑话,惹得哄堂大笑。在环峰镇团委书记申倩茹的印象中,一年前第一次在学校讲座上见到琦琦,腼腆内向的他不爱说话,甚至不愿意和陌生人对视。一年来,她总能在“儿童之家”看到琦琦的身影。当天第一次主动走上舞台表演节目,申倩茹给勇敢的琦琦使劲鼓掌。
  2019年9月底,含山县环峰镇褒禅社区、仙踪镇五里村、林头镇双前村成为第二批全国“双零社区(村)”试点单位。通过一年多的创建工作开展,初步建立健全了由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形成了区域内单位齐抓共管、齐抓共育的局面。

褒禅社区“儿童之家”开展“庆元旦  迎新春  相伴成长”茶话会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0年,应接不暇的校园“拯救生命”课程、“零废弃”环境保护行动及儿童服务站项目,让市凡星公益协会会长刘彧“累并充实着”。该协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关注青少年的需求,注重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关怀,并在团市委的指导下不断整合社会资源走进学校和社区,开展互动及流动教学,倡导全社会重视并参与未成年人保护。“作为青年社会组织,能够切实提高青少年安全急救水平,为特殊青少年提供专业帮扶,引导他们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拓展综合素质,让我感受到履行使命带来的愉悦。”刘彧说。
  在该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再是个别部门、系统的工作,而是政府、社会联动形成的更为完善的未成年人服务体系。近年来,围绕健全未成年人司法配套工作体系,团市委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团含山县委,带队深入全国“双零社区”试点社区开展调研。联合市司法局、花山区检察院、花山区法院聘请20名第四批社会调查员,协助司法部门做好未成年人案件的审理、教育和帮教工作。整合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壹加壹助学协会、红围巾公益协会、心梦想礼仪协会等青年社会组织,成立青年社会组织联盟,围绕重点青少年群体开展关爱活动,筑牢护航青少年成长的一道道防线。

凡星公益协会开展校园“拯救生命”课程

联动构建未保工作的大格局

  2020年,微电影《“一号”星辰》上线;我省首家社区矫正教育中心在含山县司法局揭牌;参加全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研讨交流会并作典型发言;作为全省三家代表上报共青团中央权益部争创“12355”示范台等,该市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新模式、多方联动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格局,已然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团市委抓住出台落实国家、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有利契机,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各方资源,深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预青工作年度工作要点,以“两法两条例”为主线,特别是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构筑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把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作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和行为干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将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延伸青少年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构筑司法保护体系重要推手。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夯实组织保障;强化宣传教育,构筑思想防线;深化帮教工作,筑牢护航防线;强化司法保障,提升社会工作水平等系列“硬核举措”,实现了“党政领导,群团推动,社会协同,青少年自护”的良好格局。

团市委召开团检共建座谈会

  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的青春是诗城的未来,是逆境破除后的成长,是现实压不垮的肩膀,是用坚韧疗愈伤口,是用爱和光点燃的希望。


书记说

团马鞍山市委书记  马  鑫
世间美好靠实干 2021扬帆再出发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全市团员、青年都紧张而忙碌地奋战在各条战线,这一年风雨考验、共克时艰,充分展示了团员、青年的风采与担当。
  这一年,我们有坚如磐石的信念。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考察我省及马鞍山市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青年大学习”、宣讲报告、座谈交流等活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思想引领。
  这一年,我们有贯穿始终的主线。围绕中心大局主动谋划作为。招募志愿者、组建突击队直接参与疫情防控并筹集390余万元物资和善款,帮助农民销售近50万元滞销农产品;开展“暖冬行动”,组织3000多名青年奔赴抗洪抢险一线并筹集200多万元物资;深入开展国家“双零社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团检共建工作和法治宣传工作。
  这一年,我们有势不可挡的干劲。举办政企面对面交流峰会,签订宁马青年企业家合作框架协议;承办第十七届“振兴杯”安徽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机床装调维修工、模具工(冲压)决赛;牵头开展第九届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与杭嘉湖及南京地区相关团组织达成合作共建共识;创建两家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园)和九家省青年文明号(标兵);遴选并拨付570万元资金扶持58家优秀青年人才(团队);新成立了广州市、杭州市、郑州市驻外青年人才工作站。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思想上立足于“统”,深刻理解共青团工作的职责使命,聚焦主责主业,重点要抓好制度自信教育、“青年大学习”等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规划、统筹兼顾。二是内容上聚焦在“准”,准确掌握共青团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对标杭嘉湖找差距,对标党政工作学方法,对标上级要求抓落实,对标先进典型查不足,找准团工作的定位点、侧重点、切入点。三是目标上体现出“领”,全面落实共青团工作的改革要求。进一步重视和引导团干部健康成长,一以贯之从严、从实管理团干部和团员队伍,用实绩树立起团干部的良好形象,坚持以新的标准抓好示范引领、以新的担当抓好干事引领、以新的要求抓好作风引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