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出淮南特色“青”力量 活力滁州 青春亭好
08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0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1月2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07期  下一期
活力滁州 青春亭好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1-29 11:42:38

工作展示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是滁州共青团改革攻坚、砥砺奋进的五年。五年来,市委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和青少年事业发展,召开了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共青团滁州市委改革方案》,制定印发了《滁州市贯彻落实〈安徽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实施方案》。全市各级团组织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市委和团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共青团改革攻坚,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期间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谱写了滁州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红色教育  新思想入脑入心

  “十三五”期间,滁州共青团聚焦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围绕党的十九大召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活动,吸引青少年100万人次参与。部署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覆盖全市30万团员、青年,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少年中入脑、入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打造“滁英少年寻红迹”实践体验活动等工作品牌,红色基因传承从娃娃抓起。持续开展“两红两优”“最美中学生(中职生)”等评选表彰活动,王萌萌获第二十四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周颖、肖越、吴培龙等五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天长市天长街道团工委、琅琊区龙池社区团支部等五个集体,明光市“水上渔家”志愿服务等5个项目荣获团中央表彰。组建青年讲师团,举办“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春故事分享会”“青年榜样进校园”等主题报告五百余场次,帮助青少年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凝聚青力  助力亭城大建设

  “十三五”期间,滁州共青团聚焦党政中心大局,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少年维权岗”等“青”字号品牌创建活动,全国“青年文明号”滁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业务服务科等八个国家级金字招牌熠熠生辉。组建各类青年突击队一千多支,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洪抢险、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等“急,难,险,重,新”任务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吹响“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号角,市、县两级团委先后选派10名团干部驻村扶贫或结对帮扶,举办共青团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培训班,在各类评先评优中向农村地区优秀青年倾斜,激发青年脱贫内生动力。推荐青年企业家赴上海市、江苏省淮安市等地参加中国长三角青商高峰论坛、淮河生态经济带青年企业家交流会,组织基层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赴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常州市和南通市等地培训学习,争做迈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排头兵。举办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组织两千多人次青年志愿者先后服务中国农民歌会、滁州国际半程马拉松等重大赛会活动,青年志愿者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

瞄准需求  广搭平台促发展

  “十三五”期间,滁州共青团聚焦服务青年需求,竭诚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开展“千校万岗”就业精准帮扶行动,线上、线下举办青年人才公益招聘会,搭建起求职青年与用人单位间的桥梁。每年开展两期“创办你的企业”培训班,连续举办四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承办2018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安徽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持续开展皖北地区青年创业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累计发放贴息资金三百余万元。“小舞台·大文化”少儿文艺广场、青少年街舞挑战赛、青少年诗词大会等常态化文体活动异彩纷呈,超过11万青少年一展才华。举办阳光护考、家长课堂、法治宣讲等“12355与你同行”系列活动五百余场次,为一千八百余人次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法律咨询等服务。打造“爱在亭城”“缘聚滁州”等青年婚恋交友品牌,为近5000名青年搭起鹊桥。持续开展“筑梦童心·微爱接力”微心愿征集认领活动,累计帮助五万名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等困境青少年群体达成心愿。

从严治团  激发团组织活力

  “十三五”期间,滁州共青团聚焦全面从严治团,下大力气推进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印发《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  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意见〉的实施方案(试行)》,加强乡镇(街道)区域化团建和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团建,市级示范培训团干部1000人次,基层团组织活力明显提升。切实改进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严把团员入口关、严控团员发展比例,严格团员组织生活,团青比降至11.6%,团员先进性得以彰显。加强团属青年组织建设,先后指导市青年联合会、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完成换届,严控人数规模,优化委员、代表结构、严格推选程序,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组织桥梁作用进一步发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着力提升共青团自身建设水平。

阔步改革  全面夯实团的阵地

  “十三五”期间,滁州共青团聚焦推动深化改革,坚持党建带团建,稳步推进县、乡(镇)、村三级团组织换届工作,市、县两级共引入挂兼职团干部24人次。大力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新建团组织317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团组织214家。坚持“全团抓学校”,实施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和中学、中职共青团“强基固本”工程,建立完善中学共青团年度考评、中职共青团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促进班团一体化发展,学校共青团基础进一步夯实。坚持“全团带队”,召开市第三次少代会,建立市级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小干部)培训基地,先后承办全省少先队队务工作现场会、全省少先队辅导员基本功技能大赛,少先队工作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在全省率先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成立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129个,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团干部+社工+志愿者”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打通联系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


书记说

团滁州市委书记  孙  静
用行动续写滁州青春

  滁州共青团“十三五”是充满艰辛与挑战的五年,更是收获改革与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全市各级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履行职能,在凝聚青年上实现了新进步,在服务大局上作出了新贡献,在当好桥梁上取得了新进展,在从严治团上呈现了新成效,在推进改革上迈出了新步伐,全市共青团工作呈现出新气象。广大团员、青年听从党的号召,在各条战线拼搏进取、扎实工作,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创新创业第一线、科技攻关最前沿、社会服务各领域挥洒汗水,用行动书写青春篇章。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滁州市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总量跻身全省第三,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站在历史交汇点上,滁州市各级团组织将围绕滁州市“十四五”规划,聚焦思想引领这个主业,大力推进思想铸魂工程,引导青少年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聚力服务发展这个大局,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全力打造“十个滁州”和 “5688”发展目标,大力实施青春建功行动,引领全市青年踊跃投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大江北”战略,深入创新创业、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前沿一线,勇当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聚力服务青年这个基点,以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滁州市《实施意见》为抓手,大力推进 “青春融入”“青春筑梦”“青春护苗”等青春行动,为青年施展才华、建功奉献开辟更加广阔的舞台;聚力组织建设这个保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团,凝聚工作合力,不断提升组织力。聚力探索创新这个实践,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安徽特色、滁州特点的亮点工作,奋力开创滁州共青团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我省实现“两个更大”、加快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本组稿件由通讯员王洁、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