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出淮南特色“青”力量 活力滁州 青春亭好
08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0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1月2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07期  下一期
育出淮南特色“青”力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1-29 11:40:41

工作展示

  “十三五”期间,团淮南市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淮南工作大局,不断探索“共青团+”行动,积极整合团内外资源,将共青团工作与教育、引导、服务青年有机结合,夯实了团组织基础,培育出了一支支具有淮南特色的“青”字号力量。

共青团+引领——用活理论提能力

  五年来,该市各级少先队组织始终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首位,先后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红领巾心向党”“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2000余场,惠及学生32万人。2018年5月,一支由10名少先队员组成的“红领巾宣讲团”在八公山区第四中学成立,少先队员们变成了改革开放成果展示的“金话筒”。
  团市委学少部部长、挂任田家庵区曹庵镇党委副书记的代冰洁说,“这样的方式让少先队员们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也让他们更愿意倾听,从而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
  五年来,广泛开展“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达三百余万人次;选树各类青年典型,组织开展“圆梦中国人”“青年大学习”等主题宣讲九十余场;大力开展“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活动,参与学习人数达二百三十余万人次。

共青团+凝聚——搭建平台促交流

  “参加交流会,不仅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还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近年来,团市委专门成立市青年创业导师团,汇聚了各行各业优秀青年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走进县(区)、企业等宣传交流活动,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起扎根基层、肯于吃苦、不懈奋斗的劳动观、就业观和成长观。
  相关数据显示,该市常态化开展青年创业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累计为239户创业青年发放贴息贷款309.46万元,撬动资金4431.6万元;大力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联合市委组织部,在全市范围内申报、创建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园)6家,争取到省级奖补资金30万元;连续五年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学技术局等市直属单位合作,共同举办了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优秀项目评选大赛等赛事活动。
  如今,在淮南大地上,涌现出了“硕士猪倌”王杰、“返乡创业养山鸡”王磊磊、“致富带头人”王永强等一批农村创业青年典型。

共青团+服务——心系社会勇担当

  据团市委联络部介绍,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市青年联合会委员们分别向市红十字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湖北省慈善总会、腾讯公益等多家慈善机构捐赠善款8.4万元,捐赠口罩1.1万只、一次性手套1000副,赠医用酒精及消毒液1660瓶、连体防护服60套、体温计260只、防护面罩20个,发挥了青年生力军作用。
  2020年7月,淮南市普降大雨,淮河等河、湖的多处水位均超警戒水位,防汛形势严峻。关键时刻,全市各级团组织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累计招募青年志愿者2600余人,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16支、青年突击队56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
  2016年以来,该市在贫困村建立“青联课堂”,五年累计覆盖人数一千三百余人次;持续开展“助力扶贫  携手圆梦”青少年微心愿征集及认领活动,组织8452名青年志愿者与5.2万余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结合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近几年对接、支持高校志愿服务团队二十余个,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三百二十余场……

共青团+发展——夯实基础求创新

  团市委着重突出“青年之家”的政治属性,大力培育“青年之家·学习社”等品牌项目,努力做到每个“青年之家”每月活动不少于2次、累计参加人数不少于40人次,全年服务人次应增长20%以上。如今,全市“青年之家”入驻云平台有36家,市内90个乡镇(街道)建成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90家。其中,市级示范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30家,省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5家。
  “‘青年之家’的工作讲政治,一方面是更好地理解、宣传党的理论,另一方面能让更多青年将‘小我’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我’之中”。凤台县城关镇人民社区团支部书记张屹介绍,人民社区‘青年之家’已培育出多个品牌项目,例如“书香·童年”系列读书分享活动、“情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河我一起  守护碧水”的“河小青”淮河净滩行动等。
  团市委全面落实从严治团要求,进一步夯实基础组织建设,五年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两百余期(次),培训团员团干部六千余人次;在“智慧团建”工作方面,目前系统已录入下级团组织6661个,全市县(区)团委书记配备率达100%,共青团事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书记说

团淮南市委书记  杨  亮
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奉献者

  过去五年,淮南市各级团组织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和团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着力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全市共青团的各项工作和建设实现了新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省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我市进入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的新发展阶段。面对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乘势而上。
  “十四五”时期,淮南共青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以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建功新时代为核心,以着力开启改革新征程为重点,以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团为保障,引领全市团员、青年拥抱新时代、肩负新使命,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奉献者,勇于投身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奋力开创新时代淮南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饶艳琴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