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教育现代化的“深改”红利
10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0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1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0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马鞍山市:教育现代化的“深改”红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1-15 11:31:42

成就展示

  这是奋斗的五年,也是辉煌的五年。“十三五”期间,马鞍山市教育事业以优化布局、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目标,深化改革,加大投入,优化结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教师队伍素质更加优良,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育的创新力、影响力、辐射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并在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排头兵作用,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新突破
  “十三五”期间,该市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凝心聚力谋划教育发展。一是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全面建成,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管理职能全部下放县(区),110个培训机构移交县(区)管理。二是推进办学机制改革。实施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开展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合作办学,共建立了20个中小学、幼儿园办学集团,组建46对243所学校参加的“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实行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招生计划100%分配到各初级中学,被列为省中考改革试点市。四是推进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注册和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博望区校长职级制、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得到教育部充分肯定。

 

  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新成效
  “十三五”期间,该市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新成效。德育常规工作紧而又实,思想政治课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形成传统,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现全覆盖,精心编写《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读本》《宪法教育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家园读本》,免费提供学生使用,启动“大中小德育课程衔接计划”,着力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初步形成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市城乡八年级学生进入实践基地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社会实践,市中学生实践基地荣获全国示范性中学生实践基地称号。积极推进特色办学,一批学校根据实际创办艺术、科普、书法、体育等特色学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职教服务发展能力再上新水平
  “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最大的成就是培养了一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服务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围绕该市主导产业和经济转型升级要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推行订单培养、定向培养,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和“工学一体”等校企合作改革试点,马鞍山市工业学校引进德国“双元制”模式举办中德班,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推进资源整合,强化内涵建设,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目前已形成数控、汽修、物流、机械加工、幼师、护理等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特色品牌专业和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2015年以来,代表我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金牌四枚。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80%以上毕业生实现了本地就业。2018年,全省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在该市举行;2019年,该市承办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比赛,参赛选手获金牌一枚。

 

  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新强化
  “十三五”期间,该市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呈现新面貌,基础教育全面提质进入新阶段。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以来,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7所,大力推进“薄改工程”,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城乡学校面貌一新。在全省率先实施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及提升计划,2015年以来,共投入1.2亿元用于城乡学校信息化建设,全市中小学生机比达5∶1,师机比达0.8∶1,学校“班班通”覆盖率、宽带网络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均达100%,网络带宽提高至200M,硬件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在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报告》中,该市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一。全力推进“一江两岸”教育协调发展,三区三县在全省率先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区)验收。

 

  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新提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十三五”以来,该市创新开展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三名工程”,组建25个市级名师工作室、9个名校长(园长)工作室、1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带动了教师整体水平提高。加强教师培训培养,广泛开展国培、省培和市培、校培项目,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市级学校校长、学科教师、班主任和教研员培训,年培训教师近两万人次;积极组织校长到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地挂职学习,组织教师远赴美国、德国学习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全市共有中小学正高级教师19人、在职省特级教师47人、第六届市学科带头人126人、市骨干教师770人。中职“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1%。2019年,新出台或修订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文件三项,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六项,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机制不断完善。

 

  教育脱贫攻坚取得新胜利
  扶贫必扶智,教育脱贫是顺利实现脱贫攻坚的基础保障,是国家脱贫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十三五”以来,市教育系统积极落实教育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并取得重要进展,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控辍保学、改善办学条件、农村智慧学校建设、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精准发力,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在各个教育阶段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交出了精彩答卷。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资助政策体系,教育、财政、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扶贫、残疾人联合会等六部门联合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有力推进精准资助。全面落实各教育阶段国家资助政策,发放各类奖助学金3.77亿元,32万人次学生获得资助,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切实减轻困难家庭经济负担,杜绝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探索实施“贫困生成长导师制”,精准开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呵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人生梦想提供坚强保障。

 

  教育经费投入再上新台阶
  随着教育经费的逐年增加,使用结构的逐步优化,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投入充分发挥了保障教育发展、推动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增强教育内涵的政策导向作用。为此,该市积极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兑现教师工资待遇,构建起从幼儿园到高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拨款制度。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统筹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将经费投入向边远薄弱学校倾斜,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2015年至2019年教育经费总投入231亿元,比2010年至2014年186亿元增加45亿元,增长率为24.2%。其中财政公共预算拨款179亿元,比2010年至2014年130亿元增加49亿元,增长率为37.7%。
  新时代新马鞍山新答卷,教育篇章精彩纷呈,尽显辉煌;稳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扑面而来。过去五年,马鞍山市教育人改革创新促发展,凝心聚力共筑“美好教育”。风正劲,帆高悬,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马鞍山未来更可期。

 

领导点评

马鞍山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汪昌斌
凝心聚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名城

  “十三五”以来,马鞍山市教育系统全面落实全国和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履职尽责、精准施策,城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我市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9%,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106.02%,高中阶段普及水平达107.08%。在全省率先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注册、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实行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招生计划10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列入中考改革试点,率先实施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三区三县率先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验收。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现场会、全国学前教育座谈会等多个经验交流会在马鞍山市召开。博望区校长职级制、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得到教育部充分肯定。
  面向未来,我们将研究和谋划落实“十四五”教育规划,着眼于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组织实施10项重点教育工程(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高中教育特色优质发展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智慧学校建设工程,学校布局优化调整工程,学生劳动能力培养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教师素能培优工程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立足新起点,我们将全力保障教育改革与发展任务的落实,为马鞍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为人民高品质生活提供公平、高质量的教育供给。

□本版稿件由通讯员甘丽、刘浩,本报记者谢婷婷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