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展示
万名师生在亳州中药科技学校展演“世界五禽” □张秀礼供图
“十三五”以来,亳州市教育系统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国家、省教育大会精神,实施科教兴亳和人才强市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写好亳州教育奋进之笔。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为抓手,做到教育用地优先安排、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师待遇优先改善、教育项目优先落实,亳州教育按下改革发展“快进键”。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立足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为暂时没有党员的学校选派179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和联络员,确保教育系统党的领导全覆盖。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为中小学配备党务工作者3598人。投入党建经费2320万元,中小学党建园地达到“六有”标准。74所学校被市委组织部命名为“五星党组织”,79所学校被评为“中小学党建示范校”。在教育系统开展微型党课活动,参与授课3.3184万人次。亳州中药科技学校教师于川的《新时代的号角》获评中共中央组织部精品党课,亳州幼儿师范学校教师周蓓蓓的《画笔人生》获评全国优秀电教片,涡阳县第一中学教师蔡海侠的微型党课被省委书记李锦斌点赞。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将《探索建立城乡教师常态化互动交流机制的思考与建议》和《中小学无校籍管理工作调研报告》纳入市政府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把“探索建立城乡教师常态化互动交流机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助推教师管理体系建设。五年来,共交流轮岗1.5155万人次(校长961人次,教师14194人次)。为公办学校招聘新任教师9835人,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53.3114万人次。出台《亳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亳州市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和奖励办法》,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扩充优秀教师资源。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做法入选全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优秀案例,亳州市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第二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
加大教育投入,实施教育民生工程 以教育民生工程为抓手,五年教育投入481亿元。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投入资金42.33亿元,受益学生365.78万人次。投资7.41亿元,维修、改造中小学校舍218.36万平方米。排查处置闲置校舍230所。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发放各类资助资金19.56亿元,资助学生138.82万人次;探索教育扶贫联络员制度,选派2188名教育扶贫联络员,该项工作入选2018年度中国优秀扶贫典型案例;开展智慧资助试点,开发智慧资助平台系统,受到省教育厅和教育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肯定。落实《亳州市智慧学校建设实施规划》,实施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项目230个;建设乡村智慧学校520所,超过省规划目标任务;建设城镇智慧学校59所,智慧课堂覆盖班级310个;建设智慧学校示范校2所、实验校15所;建设在线课堂主讲教室112个、接收教室272个。投资68.40亿元,新建中小学67所、改扩建352所,新建幼儿园132所、改扩建145所,增加学位25.345万个。投资23.58亿元,改造薄弱学校1692所;2017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开局之年·教育大计》元旦特别节目大幅度展示亳州市“改薄”成效。
聚焦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全面发展 持续推进“国学经典进校园”,编印《国学经典》教育丛书,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生人手一册,并将国学经典纳入中考。每年开展一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弘扬爱国传统;每年评选“传承中华美德少年”1000名,分尊师孝亲、助人为乐、自强自立、诚信守礼、勤学创新五类。评选美丽校园项目学校和书香校园项目学校各200所。评选“药都最美教师”和“药都最美教师”提名奖各50人;“最美职教人”和“最美职教人”提名奖各10人;举行师德先进事迹巡回宣讲,讲好教育故事。培训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和教研员、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分管副校长256人,评选十佳“金牌思政教师”,设立思想政治课名师工作室。加强中小学教科研工作,配齐学科专兼职教研员,开展教学质量监测。在疫情防控期间,录制中小学线上教学课程220节,通过网络、电视播出线上课程2490节;录制中等职业教育课程8节,播出252节,110余万中小学生实现“停课不停学”。
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和学前教育促进工程,认定省级一类园9所,市级一类、二类、三类园461所,普惠性幼儿园459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0.13%。出台建立城区中小学联盟、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成立35个教育联盟(集团);全市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四个统一”比例达100%;四个县(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评估验收;蒙城县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投资1.2亿元建设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引领全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建成市第32中学等一批高规格的普通高中学校,推动特色发展,加强内涵建设;落实《亳州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方案》《亳州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办法》,提升育人质量。实施《亳州市“十三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亳州幼儿师范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亳州中药科技学校获评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学校,蒙城建筑工业学校通过教育部首批“1+X”试点。
加强教育督导,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全市设72个督学责任区,聘任专兼职督学662人,构建四级教育督导网络。推进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创建,蒙城县和谯城区通过国家级验收,利辛县通过省级验收。推进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形成定时、定人、定岗、定责模式,执行隐患排查“四个一”制度,探索校园及周边安全“七大专员”(教育督导专员,公安守护专员,食品监督专员,消防指导专员,城管协理专员,卫生防护专员,社区协同专员)联防联动工作机制,构建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新格局。做好教育招生考试工作,建设41个标准化考点、2936个标准化考场,视频监控系统全部达到高清标准。
顺应发展需要,打造城区教育高地 2016年设立市教育局高新区分局,推进高新区学校建设。五年来,高新区教育从弱到强,绘制了“蓝图”,夯实了“根基”,扎牢了“梁柱”。教育投入超过30亿元,规模由16所学校、1.45万名师生发展到86所学校、7.2万名师生。2020年率先在辖区各幼儿园提供课后延时服务,发放延时服务资金三百余万元。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9所、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3所、全国校园排球特色学校1所,市“书香校园”4所,市“文明校园”30所,省“文明校园”4所,国家级“文明校园”1所。高新区教育已成为主城区教育的靓丽名片,彰显了亳州教育改革发展的速度和成效。
岁月不居,未来可期。亳州市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亳州市中小学艺术展演 □刘勤利/摄
亳州中药科技学校学生展示大山楂丸手工制作工艺 □张秀礼供图
领导点评
亳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 亮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回望“十三五”,亳州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抓好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养、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教育项目建设、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着眼,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推出一系列得力举措,亳州教育工作取得了建市以来的最好成绩,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五年来,亳州市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教育总投入481亿元,较“十二五”末的280亿元增加201亿元;学校2432所,较“十二五”末的2023所增加409所;在校生120.88万人,较“十二五”末的102.2万人增加18.68万人;教职工7.2494万人,较“十二五”末的5.9万人增加1.3494万人。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3.75%,小学和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75%。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四统一”比例达100%,四个县(区)均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评估验收。职业教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教育扶贫智慧资助得到省教育厅肯定和教育部认可;中小学党建做法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亳州教育发展单项指标在2019年度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位居第一……一张张成绩单,印证了亳州市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坚实步伐。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展望“十四五”,亳州教育人将“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聚焦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深化改革,精准发力,持续推动全市教育朝着更高质量方向前进。
□本版稿件由通讯员张秀礼、本报记者徐徐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