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幼则优育 学则优教
02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0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1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0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合肥市:幼则优育 学则优教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1-15 10:59:51

成就展示

  “十三五”以来,合肥市教育局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历史起点,为建设教育强市、助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奠定了基础。该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国家级示范区等。合肥学院获批建设国家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获批建设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五年来,合肥市资源供给取得新成绩。据统计,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46所,新增学位9万个,全市幼儿园达到1266所,在园幼儿32.5万人,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为50%、80%,较2015年分别提高29%和27%。全市175所幼儿园通过了市特一类和市一类幼儿园评估验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43所,新增学位28万个。开展6批203所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26.6%。建立159个义务教育集团,覆盖680所学校,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93.3%。现有省、市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52所,占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53.6%,在校学生数占全市高中在校生数的68.6%。全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6%,比“十三五”初提高4.8个百分点,实行15年全免费教育。学前教育得到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发展明显,普通高中教育得到多样发展,特殊教育得到稳步发展,民族教育特色日趋明显。
  五年来,合肥市全面育人谱写新篇章。加强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成立12个市“思政名师工作室”、20个县(区)级思想政治课名师工作室。设立市课程德育实验区5个、实验学校37所。组织专家、学者编印《中小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读本》等合肥地方特色教材,开发“传承红色基因”“激荡爱国情怀”“引导社会担当”“生命在于运动”“艺术源于生活”“科技创新未来”等六大类172个项目的活动课程。全市培育“美丽校园”项目库学校95所、重点项目学校96所,推选首批100个美丽班级、100名美丽家长。建成7个青少年活动中心、222个学校少年宫,命名49个中小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基地、3个家校共育创新实验区、27所家校共育实验学校。
  五年来,合肥市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2016年~2019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869.96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3%。中央、省、市各级财政共投入39.93亿元用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项目,受益学生369.33万人次。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用于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资金达73.28亿元,“最美的建筑是学校,最靓的风景是校园”正逐步成为合肥人民的共识。全市累计发放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88.84万人次,10.59亿元;发放高中阶段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3.43万人次,6200万元;免学费4.68万人次,5896万元。
  五年来,合肥市智慧学校呈现新面貌。全市教育信息化投入近40亿元,普通中小学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班级多媒体覆盖率均为100%;师机比、生机比分别为0.76∶1和5.8∶1;网络学习空间师生注册率均达到100%。建成智慧学校432所,占比全市中小学的51.67%;建设智慧课堂2541个班级,完成智慧学校年度规划任务。以合肥市教育云平台为依托,开发“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报名系统”“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民办教育信息系统”等,大力解决教育痛点、难点问题,为教育治理奠定基础。
  五年来,合肥市产教融合实现新突破。推进全市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构建,实现职业教育培养侧和产业需求侧良性互动,开启政府主导、校企深度融入的区域性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合肥探索”。推动高校与地方合作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合肥学院建设合肥大学,推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推进安徽大学江淮学院转设。深化大院大所战略合作,建设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大学等创新研究平台,合作共建平台达26家。
  五年来,合肥市教师队伍进一步激发新活力。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该市大力构建新时代“1+3+1”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评选认定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称72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47人、市学科带头人1016人、市骨干教师8012人、“双师型”教师1806人;命名36个教师培训基地、31个教科研基地、105个名师工作室、15个名班主任工作室、16个名校园长工作室、6个特级教师工作站。同时,完成新一轮中小学编制岗位设置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制度、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实施。贯彻《合肥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激发教师奉献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问题得到显著缓解。
  五年来,合肥市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推进午餐服务工程,主城区午餐服务工程提供率为99.7%,四县一市午餐服务工程提供率达58.8%。全市约35万中小学生在校午餐。开展“三点半”课后服务,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2019年、2020年“课后三点半服务”被政府连续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至2020年底,全市338所中小学已开展课后服务,39.3万中小学生享受课后服务成果,县(市、区)“课后三点半”投入资金达5204万元。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全市414所中小学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其中城区246所,占比城区学校总数的87.54%,占比全市开放学校总数的59.42%。
  五年来,合肥市教育辐射创造新高度。先后分2批选派42名教师赴德国开展职业教育高端研修,邀请约克·比克曼等德国专家来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2017年设立“留学合肥”政府奖学金吸引海外学生来肥留学,到2020年,共计133名留学生享受奖学金,共发放奖学金1112.5万元。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合肥经贸旅游学校与德国职业院校开展“五年一贯制”专业人才联合培养试点,目前已培养学生超过150人。
  2020年是教育“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教育现代化推进和“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12月20日,合肥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加快推进合肥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接下来,该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好《实施方案》,科学编制好合肥教育“十四五”规划,努力打造“学在合肥”品牌,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市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领导点评

合肥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杰才
聚焦公平和质量 跑出教育加速度

  “十四五”时期,合肥市将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聚焦“公平”与“高质量”两大主题,努力在建设教育强市上初显实效,跑出合肥教育发展加速度,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市初步确立。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高中阶段教育实现特色、多样发展。高等教育竞争力与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高质量教育体系基本构建。逐步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取得重要进展。
  智慧教育示范区成功创建。推进智慧学校和智慧校园建设,基本形成覆盖全市、沟通全国、互联互通的智能服务体系。
  教育治理新格局全面形成。现代学校制度更加完善,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依法共同参与教育治理的制度保障。
  教育开放合作高地初具规模。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构建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新格局,合肥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本版稿件由通讯员韦学华、本报记者张华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