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教育:对标先进 扬己之长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9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95期  下一期
宣城教育:对标先进 扬己之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红平 阚有林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0-12-30 10:41:32

□通 讯 员  陈红平  阚有林
  本报记者  谢婷婷

  撤地设市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宣城教育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既对标先进奋力追赶,又发挥优势扬己之长,在推进融入长江三角洲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积极彰显宣城作为,奋力谱写了新世纪宣城教育的新篇章。

建机制 为对接夯实基础

  近年来,该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推进宣城市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主动与江苏省南京市、上海市松江区等地对接,通过多次互访,广泛开展中小学综合办学水平评价、德育、研学旅行、G60科创活动等工作交流,做到对接互联常态化,区域性共建、共享、共赢机制日臻完善。
  协助该市人大赴江苏省溧阳市、浙江省温州市及嘉兴市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周边地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等先进做法与经验,推进该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深化。督促、指导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主动对接沪苏浙,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全力搭建该市与两省一市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共赢平台。
  宣州区教育体育局主导推动的“金嘉吴宣”终身教育联盟获国家实验点项目,广德市与浙江省长兴县、郎溪县与江苏省溧阳市、宁国市与浙江省温州市、旌德县与浙江省淳安县、绩溪县与江苏省启东市、泾县与上海市宝山区等地教育部门已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找差距 为融入把准方向

  市教育体育局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认真组织学习研讨,围绕“怎么看,怎么办”,找差距,明目标,定措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宝贵机遇,以快马加鞭的力度加快追赶步伐。
  学习、吸收教育新理念。组织学校到江苏省溧阳市举办该市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研讨活动,现场观摩当地书香校园建设先进理念和做法。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师范学院等高校教授到该市做专题报告。
  深层合作促整体水平提升。近两年,选派校长、教师一百余人到南京都市圈挂职锻炼,五百余人参加研修学习。指导宁国市教育体育局与南京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推进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改革;郎溪县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设立了郎溪县教育培训基地,为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培训培养寻找到一条有效路径;广德市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合作办好中小学校长、中层干部、财务管理人员培训,该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理念紧跟周边发达地区。
  用好G60科创走廊这个最新的平台。九城共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共同举办“共传优秀家文化”活动,同步启动“云间诗词行——G60科创走廊九城”联赛计划,吸引上海市松江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教育局多次来该市考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推进跨区域合作办学。南京师范大学在该市设立实验学校,积极推动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引进浙江省嘉兴华侨国际教育集团到该市合作办学。2020年秋季学期,宁国市引进苏教集团,在原宁国市第二初级中学校址上成立新时代实验学校,首期投资1500万元。

建平台 为一体化提供载体

  一直以来,宣城市中小学校与沪苏浙地区对接交流形式多样,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不断完善。
  “教育联盟和城乡学校共同体”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长江三角洲“顺天致性”教育联盟、广德溧阳“竹海情·两省六校共同体”、胥河情教育联盟及郎溪县中专学校、宣城旅游学校与江苏省高淳中专学校组建“水阳江职教联盟”等,联盟内建立教学定期交流、教研长期合作等制度,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通过探索数字化校园建设,推动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跨区域战略协作,实现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的联动发展。
  “赛训一体,以赛促建”推动教师队伍能力提升。由沪苏浙皖倡导主办的长江三角洲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是目前全国影响力最大、启动最早的区域性联赛。该市连续八年参加,获比赛一等奖1名,省级选拔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市教育体育局邀请合肥学院教授,组织开展了班主任能力提升培训。广德市借力浙江省长兴县大赛经验,为参赛的班主任进行了专业指导。
  “友好结对”让优质教育资源“活起来”。该市三十余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沪苏浙学校对接,相互借鉴学校管理改革、课堂教学、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其中郎溪县10所学校与江苏省溧阳市10所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宁国市四所中小学参加长江三角洲千校网络结对活动,二十余名语文学科教师加入江苏名师组块教学联盟,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泾县稼祥中学、城关第二小学分别和浙江省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上海市浦江第二小学开展共建联盟学校结对工作,依托中国沪苏浙优质教育资源网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的结对交流活动,合作编制优秀教学课例,共享数字化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开展特色教育交流活动。

研学游 为青少年拓展视野

  2016年起,该市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2017年出台《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通知》,并在泾县专门召开研学旅行推进会精神。该市现有国家级基地1个,省级基地4个,市级基地20个,年均吸引沪苏浙地区中小学生六万人次,年均两万余名中小学生赴江苏省南京市、我省滁州市和合肥市、上海市等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近几年,沪苏浙十余所高校学生志愿者假期到该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志愿服务支教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乡村留守儿童假期生活。
  该市的生态文明、历史文化、红色教育等资源优势明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扎实,对沪苏浙地区教育人群吸引力较强,可以通过牵好责任制这个“牛鼻子”、破解思想理念落后的“主短板”,善用10个指头“弹钢琴”,找准支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出亮点,必将给力教育提升乃至整座城市高质量发展。

2016年宣城市举行全面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新闻发布会暨首发仪式

2019年长三角“顺天致性”教育联盟校长论坛交流活动

2019年“七彩语文杯”优课评课赛课活动

2019年宣城市教育观摩团到江苏省溧阳市外国语小学参观书香校园建设

2020年G60科创走廊九城喜迎新春,共传优秀“家文化”

2020年第九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宣纸文化园研学游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