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刘斌:打“精准牌” 圆“助学梦”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12-16 10:38:41 |
人物简介 刘斌,男,中共党员,宜秀区教育体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负责全区教育扶贫及学生资助工作,连续获评“宜秀区行业扶贫先进个人”“宜秀区优秀共产党员”“宜秀区优秀教师”。 聚焦控辍保学 确保义务教育有保障 针对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有保障,刘斌多次奔波于公安、扶贫开发、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结合省教育厅反馈,学籍和多部门学生数据反馈,组织各中小学教师开展多轮次义务教育保障大排查,对区内6周岁~15周岁义务教育适龄子女入学情况进行逐一核查。通过加强外出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情况调查,掌握每一名学生入学动向,针对适龄残疾学生采取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及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解决入学问题,全面提高控辍保学实效性和精准度。 聚焦精准资助 确保政策范围全覆盖 针对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底数不清的问题,刘斌跑乡村、跑学校听取各地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困惑和困难,认真记录,回来总结罗列各个问题,虚心向领导请教,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 聚焦政策宣传 确保贫困家庭尽知晓 刘斌积极学习各项扶贫政策尤其是教育扶贫政策,先后多次到各乡(镇)和中小学举行教育资助政策宣传和培训;制作、印发一万余份《宜秀区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明白卡》、五千多份《生源地助学贷款指南》发放到全区所有建档立卡家庭在校生手中,让每一名学生准确了解相关教育资助政策,便于及时申请各级各类教育资助。每学期组织各中小学开展“教育扶贫大回访”,通过各校教师走村入户、宣传政策、核实扶贫手册,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通讯员杨严丽、方志庆,本报记者韦玉柏采写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