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带头上“活”思政课 改变命运 点燃信仰 智能教育研究院落户安徽师大 黄山市借势“融杭”发展智慧教育 图片新闻 高职生国赛夺冠 推门听课成惯例 博物馆成“美育课堂”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8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87期  下一期
推门听课成惯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黄慧 发布日期:2020-12-16 10:19:29

  本报讯  “本来准备找一个有经验教师磨一下我的课。但听教师们说,要把这堂课当成常规课来上,这样听课教师才能发现问题。”新进教师余凡在日记中写道。
  日前,合肥市贵阳路小学开展了推门听课活动,教师们经常能看到校领导左手拿听课本,右手拎着一条板凳去听课。在该校,推门听课已经成为一个惯例。
  校长许沐阳向记者介绍道,推门听课重点关注教师的教案设计、课堂氛围、教学语言等,在原生态的课堂中,体察师情,了解学情,对症下药,提倡教师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虽然会有些紧张,但这是促进自我成长的很好契机。”戴丹说。许沐阳表示,新教师的压力从原来的外压、转变成自我提升的内压,从而成为个人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