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带头上“活”思政课 改变命运 点燃信仰 智能教育研究院落户安徽师大 黄山市借势“融杭”发展智慧教育 图片新闻 高职生国赛夺冠 推门听课成惯例 博物馆成“美育课堂”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8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87期  下一期
改变命运 点燃信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鲁 米 发布日期:2020-12-16 10:15:19

  “为什么不继续读书?”“读书不好玩。”
  “那干活好玩?”“干活也不好玩。”
  “那你现在每天做什么?”“打游戏,种地,放羊,喂猪。”
  这是某媒体记者与高中辍学的学生的交流内容。这些学生辍学的原因多数是因为成绩太差,很多父母的教育观念已经改变,但学生却读不进去书。读书有什么用?对未来有什么影响?这些初入高中的学生没有概念。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 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口号,也是学校的精神。
  毕业生周云丽回母校当数学教师,苏敏现在是华坪县的医生,黄付燕成为贵州省的特岗教师……如果不是时代楷模张桂梅,她们早已拖儿带女。红色精神的灌输、填鸭式的教育、军队化的管理。带来的不仅是升学率的奇迹,还有用信仰点燃的生命价值。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