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年在创新创业中有更多获得感 共青团淮南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亳州市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展示活动 图片新闻 休宁县:志愿者扮靓绿水青山 蓝色行动 温暖“星星的孩子” 安徽医科大学:三“心”聚力搭建校园文化“大舞台”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8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84期  下一期
安徽医科大学:三“心”聚力搭建校园文化“大舞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丁一 张华 发布日期:2020-12-11 09:59:22

□丁  一
  本报记者  张  华

  立心,强心,暖心,三心聚力。自10月以来,安徽医科大学举办的第十四届社团文化节精彩不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变被动参与为主动设计,为学生搭建起校园文化生活的大舞台。
  “学习‘四史’是从增强理论学习到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由之路,既包含着共青团员‘为什么要加入共青团’的初心回顾,也见证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听党话,跟党走’的青春诺言。”学生周忠楠的发言满怀激情。11月8日,该校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开展“学四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学习会。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深入学习,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内在动力,筑牢红色基因,激扬奋斗精神,铸就青春底色,做到不忘历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校,争当“四史”理论和实践的传播者,打造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思想文化名片。
  近日,在该校本部和南区重要路口处摆放的志愿服务岗亭吸引了师生关注。应急药箱、应急充电、免费饮用水、交通疏导、雨伞借用、旧物回收等志愿服务项目让很多学生感受到双重的温暖。
  “下午放学后我在操场打球,一不小心把脚给扭伤了,同学们都着急要把我送往医院,但没想到操场附近就有志愿服务岗亭,值班志愿者主动给我提供了药品,觉得心里暖乎乎的”。这名当班志愿者是大一学生,在了解到学校有志愿服务岗亭活动后主动报名,通过培训后成为岗亭志愿者。
  据了解,今年该校31个校级学生社团进行了社团纳新活动,通过绘制展板海报、作品技能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社团的详细情况,5080人次学生选择加入了自己心仪的学生社团。校级学生社团涵盖思想政治类、志愿公益类、学术科技类、文化活动类、体育活动类等五个类别,经过上一学年的星级社团评定,有六个社团被评为五星级、四个四星级、九个三星级,他们成为校园文化生活中的明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