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脱贫攻坚
拥抱小康生活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追求梦想、奔向小康的道路上,总有一些故事和瞬间让人铭记和感动,这些生活中的幸福瞬间和奋斗故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好注解。“你的小生活,都是值得记录的大事件。”据此,安徽青年报社、安徽省学生通讯社决定在全省开展“记录脱贫攻坚 拥抱小康生活”学生记者主题系列采访活动。
□吴 琼 朱惠惠
主办单位 安徽青年报社
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人民政府
合肥市古城小学
参与学校 合肥市古城小学
学生记者 费雯静 郑欣怡 贾心悦等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并指出,要“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及产业深化,中国百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走得更安更稳。
11月16日下午,来自合肥市古城小学的本报学生记者代表走进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实地走访了安徽东华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面简称东华农科)和谷米田庄,近距离接触现代农业,了解新型农业服务体系,看现代科技型农业如何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神奇的植物工厂
下车行进园区,一排排整齐的大棚立马吸引了学生记者的目光。“不知道里面种的是什么。”“听说里面种了水果黄瓜。”“我听说里面有一个神奇的‘植物工厂’。”……
很快,东华农科的党支部书记蒋明蒋伯伯便为大家答疑解惑了,在向大家介绍了无污染浇水的智能灌溉机和无需泥土的培养仪后,他带领大家进入了传说中的“植物工厂”。植物工厂是应用高科技打造的现代农业可持续生产系统,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途径,是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东华农科植物工厂拥有全套自主产权的专业设备以及完善的种植管理体系,内设有缓冲间、净化间和种植间,可种植无公害高品质果蔬、快速培育无毒无病种苗。设备对内部环境进行时时检测和调控,营养液自动补充调节,使种植环境全程可控化。
参观完神奇的“植物工厂”,蒋伯伯带领学生记者走进了种植大棚。“这个大棚种植的是西红柿,是从日本引进的,日本人叫它花小丁,我们叫它水果番茄,经过我们的改良,现在每一棵苗都有二十五个花序。”看到学生记者对大棚里正在工作的一台机器很好奇,蒋伯伯说道:“这个叫作非农药杀菌器,是利用臭氧、水和电就可以运行的。”这时有学生记者问:“蒋伯伯,这个对人体有危害吗?”“没有,我们这里的蔬菜都不打农药。”又有学生记者接着问:“蒋伯伯,那么用无土培养出来的植物,吃了对人体有危害吗?”“当然没有,它也是正常自由生长的。”
离开西红柿大棚,蒋伯伯带领大家走进了西瓜种植大棚。这里的西瓜就更神奇了,因为它是长在空中的,最大也只能长到3斤一个,而且每一个西瓜在授粉成功的那天都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当然它的口感也是普通西瓜不能比的。这个时候又有学生记者好奇地问道:“蒋伯伯,用高科技种出来的蔬果为什么那么好吃呢?”“因为我们使用的都是非转基因的种子,而且我们不用生长激素,因为不使用农药,也不存在农药残留。”
得知学生记者前来参观,崔岗村党总支副书记张婷婷阿姨也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东华农科是三十岗乡引进的高端农业,既给当地老百姓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又对当地的农户在种植上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对促进我们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引领村民步入小康发挥了极大的引领作用。”
走进谷米田庄
离开东华农科,学生记者前往谷米田庄。在路上,三十岗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潘静静阿姨就给大家进行了介绍。谷米田庄的主人康玮是德国明斯特大学经济与化学专业毕业的硕士,7年的留学生涯,让他对生活有了新的理念和追求,租下土地和鱼塘后,他正式当起了“农夫”,并给自己的小农场取名谷米田庄。
走进谷米田庄,大棚里一畦畦绿色的蔬菜特别惹人喜爱。“小记者们,大家知道里面种的是什么吗?”“我知道,这个是花菜。”“这个是菠菜。”……“对,我们种植的都是大家日常能吃到的蔬菜,而且全部都是当季的蔬菜。”
“康叔叔,种植蔬菜好像很容易啊,您的农庄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呢?”“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我们培育的是真正的绿色果蔬,在土地里绝不使用任何化肥,除虫、除草剂。我们采用的是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它的核心内容是小型农场,把城市中对安全健康食品的消费需求的人与农民联系起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那么,康叔叔,我们田庄的蔬菜都销往哪里呢?”“我们的蔬菜是可以配送到家的哦!”为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康玮建立了一个分工合作的团队,与有着共同梦想和价值理念的创业者合作,进行整体规划、生产管理、产品配送、客户维护和推广等等,每一个环节和细节,既符合绿色生产的规律,又符合客户的需求,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互信双赢中,最终在三十岗乡这片土地上打造出真正的绿色生态农业品牌。
参观采访的间隙,瞿嘴村党总支书记代光美代伯伯也给学生记者进行了知识普及,“在三十岗,在我们村,谷米田庄对促进当地的农民就业、带动空闲土地的流转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我们的闲置土地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使用,创造出来的财富最终也反哺了我们这块土地的人民!”
学生记者有话说
六(2)班 张吴俊:今天真让我大开眼界!原来科技真的能改变生活,高科技真的能让人民发家致富!
五(1)班 沈睿昊:一天下来真的是收获多多。通过观察和采访我知道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种植。我也要多读书,读好书!将来成为一名农业企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