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教育扶贫才能真正“拔穷根” 天长市:“六个确保”浇出教育扶贫花 吕海祥:扶贫路上架起连心桥 一次爱的回响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7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7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一次爱的回响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小 不 发布日期:2020-11-25 10:42:54

采访札记

  天长教育扶贫工作与其说是一次县域间的结对帮扶,不如说是一场爱的传承是一次次爱心助学在多年后结出的善果。
  天长市工业学校结对帮扶萧县师范学校,开展送教送技,离不开天长市工业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与支持,更离不开那些奔波两地、送教进课堂的一线扶贫专干、送教教师,但这背后还有一股力量推动扶贫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那就是天长市工业学校校长曹福泉的持续关注和推动,即使本校工作已够忙碌,但在得知市里有这项扶贫任务时,他还是主动揽活、亲赴萧县、深入课堂、带头家访、因时因地调整教学计划,每一项都亲力亲为,生怕一个松懈没有抓好。身边的人经常心疼地劝他歇一歇,他总是摆摆手说:“我们做事情不能虎头蛇尾,既然干了就要做得漂亮。在我这,只要前面有‘天长’两个字,那就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我就没二心。”
  正因为曹福泉的这份“不二之心”,萧县师范学校特色班的学生是幸福的,他们班成了学校的标杆班,他们学到一手技能,成了天长市各企业屡抛橄榄枝的对象。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眼中的曹校长一片痴心的背后还有一份特殊的情愫。
  “小时候家里穷,学费经常交不起,记得有一年正月初六,母亲就出门去借学费,但借了好多家,六元钱都没能凑齐,学校知道后,直接免去了学费”“当年从铜城中学考大学时,18.20元的各项考前费用,我家拿不出来,也是学校免的”“我自己的求学时代,也是在不断地收到资助和关爱,体会到别人搭把手的那股温暖,对扶贫有着切实的体会,所以现在我有能力了,自然要回报社会”……曹福泉说,正是这种想要回报社会的念头,推着自己在对口帮扶时总想多做一点。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求学时代的受助经历温暖了曹福泉此后的人生,也让他在接手对口扶贫工作时,播下更多爱心的种子,传承更多的爱。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刁春有、丁兆安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