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 指导学生阅读 激发阅读兴趣 用爱启智 以行树人
14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6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67期  下一期
浅谈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腊楼 发布日期:2020-11-11 11:28:10

校本研究

□怀宁县黄龙镇中心学校  赵腊楼

  应用题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和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编写应用题的能力及画图分析的能力,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掌握好的解题方法。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数学中应用题教学的难度和重要性,本文就平时教学中训练学生正确解答应用题的技巧与方法来浅析相关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学会“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用语言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清楚地展现出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多给学生“说”的机会与空间。只有通过听学生“说”,教师才能明白他们对所学知识是否真的懂了。教师要点、面结合,关注全体学生,不要认为学生能正确解答应用题就行了,更要关注学生解题思路以及对应用题的分析、理解。
如:小白有4本故事书,小慧有5本故事书,他们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对于这个简单的问题,学生都会列式:4+5=?(本)。这时教师不能只求结果正确就完事,而应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要让学生说出对题目的理解过程。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思路,就说明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为今后学习稍复杂的两步、三步等计算的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
  应用题教学一方面就是解决题目所问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有的学生是没有认真读懂、理解题目给的条件,不知道怎么提问;有的学生是怕自己提出问题不对,别人会笑话他,伤害“自尊”等心理。
  怎样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呢?一是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数学问题”,通过列举实例进行引导,要求学生提数学问题之前,教师要让学生认真读、理解题目的条件,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想“发问”。二是教师要有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即使提的问题不对,教师也不要一口否定,而是要帮助其分析原因,尽可能在学生提的问题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成为正确的问题,这样对学生是一种鼓励,更不会伤其“自尊”。三是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抛砖引玉”,教师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接着提出其他不同的问题。
  三、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境编写应用题
  培养学生正确解答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笔者在教学应用题时,经常设计一些自编应用题的练习,使学生正确掌握应用题结构,使学生的思路更清楚、明确,也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安排了根据算式编写具体情节的应用题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内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当“老师”,出题目“考”大家,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长期进行类似的训练,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肯定有提高。只要有一个学生带头编写,其余的学生也会踊跃发言,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每位学生发言,鼓励发言,这样才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有效地进行数学问题教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理清各种数学信息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因此弄清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尤为重要。学生把一道应用题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了,自然就会正确地解答,解决应用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弄清题目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无论多复杂的应用题,都是若干个简单应用题的有机组合,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基本的数量关系。例如常见的数量关系,还有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等等,教师要让学生弄清楚,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类,找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五、注重画图能力的培养
  用画图方式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是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学生易于接受这种分析问题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把抽象的应用题内容转换为直观的图形?首先要从小培养学生画图意识,这种画图意识要在平时教学中逐步慢慢培养,要有耐心、毅力。其次要培养学生读题能力、摘写关键条件的能力,认真读题是画图的前提,试想应用题都没读通,读懂,怎么能正确画图。最后要弄清题目中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学生能根据题意正确地画图,就能解答应用题。例如比多(比少)的题目:小明画7个圆形,比他画的三角形多2个,三角形画了几个?若只从字面理解,有的学生可能不知道用减法计算,如果引导学生画图:
  ○○○○○○○
  ⊿ ⊿ ⊿ ⊿ ⊿
  从上图中能看出:圆形比三角形多2个,那么三角形个数就是7-2=5(个)。
  用图形表示题意,是给学生直观化、具体化的应用题,学生容易理解。在教学低年级简单应用题时,就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画图能力,为中高年级学习复杂的应用题画线段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很多,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方式,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