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路上的“联络员” 王红清:用爱呵护贫困生健康成长 柯国平:驻村上好扶贫“课” 吴晓波:光荣村的最美扶贫人 万阳艳:甘当折翼天使的守护神
07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6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67期  下一期
柯国平:驻村上好扶贫“课”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光明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0-11-11 10:58:46

□通 讯 员  朱光明
  本报记者  谢婷婷

  柯国平,黟县柯村学校副校长兼总务处主任,2018年4月,他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到省级贫困村湖田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在脱贫攻坚战中,他处处发挥多年教师工作专长,把湖田村当作扶贫工作课堂,细致备好群众课,精准施策上好扶贫课,精心答好“扶贫卷”,驻村两年来为村民解决了“急,难,愁,盼”问题三十余件,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刚开始驻村工作,我非常不适应,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许多事情我真的不清楚。我就从头学,像平时备课一样”。湖田村土地贫瘠、缺水少田,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特色主导产业支撑。为了尽快融入村里的扶贫工作,柯国平晚上加班加点学习扶贫工作业务知识,白天隔三差五地深入到田间地头或农户家中。密密麻麻的数字、层层叠叠的资料、整整齐齐的档案见证了他的成长和辛苦。就这样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学习和走访后,从洗衣埠到林区作业道,一件件涉及村民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他都如数家珍、了如指掌,哪家有困难,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帮忙。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柯国平带领全村党员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在筑牢疫情防控的同时,走访摸排有就业意愿的22户贫困户,指导在家的贫困户加强对茶园的管护。
  在实际调查及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他和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一道制定了《湖田村三年发展规划》,积极实施扶贫项目,协助村里采取“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经营青梅产业基地,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
  “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先扶志,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作为扶贫干部,柯国平心里很清楚这一点。于是,他根据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资料,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湖田村团结组一户贫困户的妻子患有肝硬化、糖尿病,常年住院治疗,每年光医药费就要花费几万元。2018年根据到户项目产业扶贫的利好政策,柯国平帮助该户盖起了简易的鸡舍,养起了300羽黑鸡,当年的收益便达到了一万元,一家三口总算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看到贫困户过上好日子,我比什么都开心。”柯国平憨憨地笑着说。他始终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广阔的舞台,舍小家为大家,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故事;他主动作为,在聚焦精准扶贫中建功立业,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继续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