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路上的“联络员” 王红清:用爱呵护贫困生健康成长 柯国平:驻村上好扶贫“课” 吴晓波:光荣村的最美扶贫人 万阳艳:甘当折翼天使的守护神
07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6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67期  下一期
王红清:用爱呵护贫困生健康成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刘文玉 发布日期:2020-11-11 10:57:38

□本报记者  程榕娟
  通 讯 员  刘文玉

  “在那边吃住的可好”“机会难得,你要好好珍惜,有不懂的地方就虚心请教”“记住啊,你现在也是当老师的人,代表的不仅是个人形象,更是代表学校的形象”……
  电话这头,芜湖电缆工业学校18级文艺2班班主任王红清关切地询问着,从日常吃住到学习工作,从为人处事到解决问题,她都一一叮嘱。在得到电话那头学生的肯定答复后,才放心地挂上电话。看着她这“啰嗦样”,同事们开玩笑地说:“王老师,这些学生就是去实习而已,瞧你这叮嘱的样子,真像是嫁女儿啊。”
  是啊,这些年,王红清早就把这些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如母亲一般的关爱。在其所带的班有八位是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了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后顾之忧,顺利地完成学业,王红清一心扑在他们身上。她通过走访和电话,深入了解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热心地为这些家庭解读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资助政策,帮助这些学生申请中职“免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国家助学金”“雨露计划”等各项资助,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因贫失学。
  开头一幕中,电话那头的小艺就是这八名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一,目前在无为市一所幼儿园实习。小艺生得瘦弱,外表文静,有点不自信,偶尔还有辍学打工的想法。为此,王红清经常找她谈心,语重心长地告诉她:“你母亲生病,家庭贫困不是你的错,无需自卑。你目前要做的是努力学习一技之长,将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凭自己的劳动改变家庭困境。”
  无数次的耐心教育和真心鼓励,坚定了小艺读书改变现实的决心。此次实习。上岗第一天,实习学校对她的表现非常满意,她兴奋地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报告了喜讯。
  深谙扶贫先扶志的道理,王红清一直注重对学生的精神鼓励。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小郁的母亲聋哑,姐姐患有精神疾病,为防止她滋生自卑心理,王红清推荐她担任班干部,发展她为共青团员,对她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留守学生成成一直随爷爷生活,隔代人的交流不畅,让他极度极端、自闭,细心的王红清察觉到异常,几度家访,做爷孙俩的思想工作,这才打开了心结……如今,走进这些家庭,家长、学生都对王红清称赞有加。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母亲般的呵护”。王红清说,未来,自己将继续怀揣一颗慈母之心,做一个温暖的“妈妈型”班主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