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把阳光倾洒在每个角落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全方位呵护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6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67期  下一期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全方位呵护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金 添 发布日期:2020-11-11 11:04:22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金  添

  今年是扎西桑布到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第二年,从刚来学校时的羞涩、思乡、不太适应,如今的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美丽的校园和热情、可爱的同学和老师,并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近年来,该校抓实落细学生资助工作,尤其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精准帮扶,通过资助模式的探索创新,切实发挥资助育人实效,助力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勇敢地追逐梦想。
  少数民族学生校园“安家”
  2019年秋季,扎西桑布乘坐四十多个小时的火车辗转从西藏自治区到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信息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新生。“第一次离家这么远,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刚开始难免想家,但是很快就感受到了来自学校、老师、同学的关心和照顾,很温暖”。在遥远的高原,扎西桑布的父母勉强维持着一家13口人的生计。家庭的境况不仅是他心中的牵绊,更是他学习的动力。学校不仅为扎西桑布申请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还减免了学费,多方位为其构建关爱帮扶体系。穿梭在校园里,扎西桑布感到充实而幸福。他的梦想是毕业后回到西藏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好地兼顾家庭、反哺家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学生资助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而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也对教育扶贫提出了新的要求。2015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
  目前,该校有少数民族学生608名,占全部在校生总数的8.2%。共有藏族、布依族、回族、黎族、珞巴族、满族、门巴族、苗族、蒙古族、土家族、瑶族、彝族、壮族等13个民族,其中以藏族学生居多,560人。“这个数字在全省高校中都属于比例较大的,所以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对学校的和谐、稳定尤为重要”。该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以及各级有关部门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文件精神,积极探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功能路径,开展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化经济资助和生活帮扶,不断提升育人实效。
  创新资助模式 提升育人实效
  李婷是该校教育与管理学院2018级学前教育专业的辅导员,所带三个班185名学生中就有5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李婷怀着一视同仁、更加严格的原则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注重将民族文化认同融入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工作,探索融入能力资助帮助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强自信心和综合素质。
  近年来,该校守住经济资助底线不打折,以精确识别力促资助对象真实,确保精准助学。学校每年3月、9月都会根据全国资助管理系统锁定少数民族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城乡低保学生、孤儿学生、残疾学生。并且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班会、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宣传资助政策,保证全校少数民族学生知晓国家资助政策。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求全体辅导员对每名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核实,并且录入信息库,目前该校共有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89人,2019年针对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资助金额254.6425万元,资助594人次。确保不漏一名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到了精准资助全方位覆盖。 
  区别于传统模式,该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学业基础薄弱、心理贫困、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的关怀,探索创新能力资助的形式,积极构建全方位援助体系,围绕提升学生发展能力主线,实现精准脱困。针对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该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育人工程。每学期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普查,对学业后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学业辅导,对即将实习、就业的学生加强就业和创新、创业指导;围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成立藏族文化交流社(雪域高原社)加强不同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共学共乐、共同进步的氛围;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等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安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励志典型宣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激励他们以实际行动去服务社会、造福国家。

    10月18日,来自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学生曲桑向院长陶庭先敬献洁白的哈达,用雪域高原的礼节表达对学院培育的感恩之情

    9月29日,在国庆节、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宣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郭梅香一行在学院党委副书记程双幸的陪同下看望了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并座谈交流。

 

点 评

关注少数民族学生 提升资助育人实效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庞  波
    我院自2006年开始招收西藏自治区学生,目前,少数民族学生(以藏族学生为主)共608名,占全部在校生总数的8.2%。学院在扎实、有序推进各项资助工作的同时,积极探寻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功能路径,开展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化经济资助和生活帮扶,切实发挥学生资助育人功效,帮助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学院在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资助工作中已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民族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最大受益者是民族地区。一直以来,我院资助管理工作在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级有关部门资助政策及相关文件精神,取得喜人成果。今后,学院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少数民族学生,做好引导、服务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为教育援藏作出学院应有的贡献。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