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率先”引领我省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一门手艺,在家就能把钱挣” 走向实处的劳动教育 志愿者送食品安全知识进课堂 迎江区师生采风百年老街 大数据引领亳州教育扶贫新时尚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6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67期  下一期
走向实处的劳动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韦 豹 发布日期:2020-11-11 10:48:16

合肥市五一小学
走向实处的劳动教育

□本报记者  程榕娟
  通 讯 员  韦  豹

  11月3日,合肥市五一小学第四届少年军校课程展演暨劳动主题歌唱大赛举行,该活动获得全国首届道德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徐辉,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娄平等到场嘉宾的一致好评。
  活动伊始,该校170位四年级参训学生率先登场。雏鹰小战士们既有整齐划一的基本队列展示,又有各班特色的军体拳、手语操,还有逼真实战的军事模拟演练。
  两多个多小时里,21首歌曲轮番演绎或扮成农民、或扮成田间植物的学生们更是活力十足。
  “在刚刚过去的10月,我们每个班级都开展了不同主题的劳动竞赛,每个学生都能展示拖地洗衣服、炒菜淘米等各种生活小技能,劳动教育切切实实提升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该校校长程朋军说,该校还通过课程教育、实践教育、军校教育、活动教育,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将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作“劳动大课堂”, 引导学生把劳动内化成生活的习惯。在程朋军看来,劳动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教育,在劳动中发掘对学生有价值的东西,才是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