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率先”引领我省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一门手艺,在家就能把钱挣” 走向实处的劳动教育 志愿者送食品安全知识进课堂 迎江区师生采风百年老街 大数据引领亳州教育扶贫新时尚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6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67期  下一期
“学一门手艺,在家就能把钱挣”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肖友 韦玉柏 发布日期:2020-11-11 10:47:22

金寨县着力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难”
“学一门手艺,在家就能把钱挣”

□通 讯 员  肖  友
  本报记者  韦玉柏

  本报讯  “学一门手艺,在家就能把钱挣”曾是金寨县汤家汇镇竹畈村河坪组村民张传峰的梦想。因身高不足1.40米,身体有残疾,家境贫困的张传峰于2014年被评为贫困户。
  2015年,张传峰参加了由县政府组织的技能脱贫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在镇、村的帮助下,张传峰贷款10万元开始养羊,羊群从二十余只发展到五百多只,张传峰成了“羊司令”,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能手。随后,他注册成立了“美羊羊”家庭农场,还养了七百余只黑鸡和一千多只土鸡,收入年年增加,一举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该县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卢万胜介绍,要想让贫困劳动力端稳“饭碗”,那就必须让他们拿到过硬的“敲门砖”,这个“敲门砖”就是掌握一门“好手艺”。
  该县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六年来,学校共培训6万多人次,贫困人口2.5万人次、1万多户通过“一户一人一技”精准培训。
  卢万胜透露,该县教育局坚持“六统筹”(统筹培训资源,统筹培训项目,统筹培训计划,统筹培训管理,统筹资金使用,统一技能鉴定)以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和水平。以金寨技师学院为阵地,开发、利用全县职业培训资源,形成围绕就业、创业和发展产业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真正让农村劳动力学到一门“好手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