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青年的心路历程 青春·奋斗 每一种奋斗 都是一种绽放 “镭的母亲” 以我寸尺条破尔百仞茎
07版:美文展示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6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1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61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以我寸尺条破尔百仞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陶雅婷 发布日期:2020-11-02 11:11:21

□芜湖市第一中学高二(19)班  陶雅婷
                  辅导教师  沈  燕

    何为奋斗?
    奋者,“翚也。从奞在田上。《诗》曰:‘不能奋飞。’”斗者,“十升也。象形,有柄。凡斗之属皆从斗”。奋斗即展翅奋飞、互相争斗,为了抵达目标加油干。
    《围炉夜话》中曾言:“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诚然,平凡的沙粒如果想要得到重视,就必须在勤奋的蚌中经历沉淀;涧底的孤松如果想要超过山顶的离离之苗,就必须在奋斗中成为屹立时代峰顶的百尺高条。物犹如此,人亦然,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方能与祖国同频共振。
    时代号角吹扬,我辈谐唱主题歌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奋斗。莫言在农村劳动十年,饥饿自不必说,没书看的时候只能翻翻字典;韩少功16岁到湖南汨罗插队,一呆就是六年,因此才有了《红高粱》里的高粱,有了《马桥词典》里的马桥。那一代人的人生或许粗粝,性格却如此坚忍。青年、国家、时代是形影相随的“铁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涛,新时代的后浪们唯有承起前辈奋斗的传统,培养坚忍的性格,肯尝苦酒的滋味,方能成为被时代眷顾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鲁迅曾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2020年的春节涌现了一大批不乏历史清醒的英雄,恰恰是这些人的存在,以他们的坚忍、奋斗,告诉我们,人活着,可以这样。我想说,人活着,就当这样。
高举奋斗旌旗,舞动历史花枪。
    古有神医华佗、药王孙思邈。今有慨言:“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屠呦呦六十多年她从未停止过中医药研究实践,研究不止,奋斗不息。倘若没有那一日日的尝试、一年年的坚守,没有坚持担负征服疟疾的责任感,有七分热便发十分光,那么,她怎么能成为中医学坚挺的脊梁呢?正是那份对危机的淡然、对责任的担当,让屠呦呦一举征服了疟疾这座高峰,再次舞起中医学的花枪,书写奋斗的篇章。
    国士岂无双。冯至曰:“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出现,狂风乍起。”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钟南山,敢于直言、不畏惧死亡的李文亮,顾民不顾己、与死神竞速的张定宇,自愿请战、众志成城的中国抗疫志愿者们,他们如同吹开樱花的春风,为武汉人民,为全国人民,用爱国的共同底色安抚焦急的民众,向全国宣告: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柳暗花明。
    责任在肩,吾辈当自强。生活在和平、幸福时代的我们应如何奋斗?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担负起与祖国同频共振的历史责任,即使仍是三寸小松枝,也要以青春这一股磅礴的力量,为国家的未来提高完善的顶层设计。
    弘扬奋斗精神,热爱伟大祖国。
    走遍千山万水,艾青为何还是眷恋这片土地?对每个国民而言,爱国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怀,疫情防控期间那位被隔离仍外出跑步的女士,您可能忘了,有多少风华正茂的女孩褪去华裳、剪断青丝,坚守战场,保卫祖国,一袭白衣遮掩不住灵魂的红妆;而您研读多年,可曾研读自己人性的平凡,可曾见过自己布衣之下的炎炎赤血?那位挑剔饮用水的女士,您可能忽视了,新年前夕口罩工厂复工加班,除夕夜半火神山医院无数工人在万家灯火里坚守着战场,四海八荒的人们奉己之力再现中华河清海晏;可您在一发千钧、存亡绝续之时,爱怜自己生命却不愿用这番爱蠲尽尘沙,为受害者而战斗。亲爱的青年们啊,因为我们热爱祖国,就要深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道理,个人的力量,至轻至重,绝不单薄;雨后春笋动,风吹松枝长;时代的音符,终能谱成芳芳歌阙,高扬奋斗主题。
    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有言:“生活不是苦难,也不是享乐,而是我们应当为之奋斗并坚持到底的事业。”求学十余载,我们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吟咏中,摸索着培养自己的坚韧性格;在“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誓言中,领悟着自己应当背负的责任担纲;在“亦余心之所善兮”的感慨中,我们传承者家国为先的民族品格。即使是涧底孤松,且让我们有坚忍的性格、历史的责任担当、伟大的爱国精神,去长成那谁都无法遮蔽的百尺高条。
    奋斗谱书成歌调,寸松兴国画锦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