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洋蛇灯 一场与洋蛇灯的“邂逅” 百年结晶——包公洋蛇灯 寻访洋蛇灯 洋蛇文化传奇
02版:学生记者在行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6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1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61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洋蛇文化传奇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逸凡 发布日期:2020-11-02 11:08:29

□肥东县第四中学七(11)班  李逸凡
                辅导教师  郭  跃
    位于肥东县包公镇的大邵村传承着舞洋蛇灯的技法。这种洋蛇灯又名大邵灯,应该是地方的名字吧。
    邵传富爷爷是洋蛇灯的第10代传人,如今已75岁高龄了。从18岁到75岁,将近六十载,不变的是对洋蛇灯的坚守与执著。
    据邵爷爷说,大邵洋蛇灯起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传说,距今约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后来邵姓后代为了感激与纪念那条白蟒,扎制洋蛇灯舞弄。每玩一次灯便增加一节,现已有一百多米长了。
    洋蛇灯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一整套的绑、扎、凿、勾、翘、压、衬的技法,通过老艺人的传授将其传承下去。
    繁琐的制作工艺造就了如此精美的洋蛇灯。蛇神是洋蛇灯中尤为重要的部分,不仅制作起来工艺复杂,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第一部的竹条破篾,便要三位师傅共同工作20天。紧接着将竹篾绕圈,扎绳并且分叉。邵传福爷爷向我们介绍:“制作洋蛇灯时每天都需要50同时干活,历时一周,才得以完成。”
    如果说,是人们制作工艺的精湛造就了蛇身,那么,人们的创新便使洋蛇灯更加辉煌于宏伟。摆放了蜡烛的蛇身,舞动起来光芒万丈。蛇眼也用蜡烛点亮,仿佛真的睁开了眼睛,活灵活现。可那蜡烛是怎么平稳地放在蛇灯中呢?邵爷爷为我们解疑答惑:“蜡烛固定在蛇身中的一个摆轴上,就算蛇身来回摆动,蜡烛的重心也始终保持在中间。”
    舞洋蛇灯的形式多种多样,旋转、翻滚、蛟龙出洞、盘金山等都反映了舞灯人们高超的技艺,对洋蛇灯的传承、弘扬。
    邵爷爷仍然认真对待传承,一丝不苟,亲力亲为。一有演出,邵爷爷都会到现场为队员们指导动作。“我们一定要让这份技艺世代相传,决不能让它失传。”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最后,邵爷爷再三强调:“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失传。”即使岁月变迁、时光转逝,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会继续传承下去,将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相信将来,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仍会继续发光、发热。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