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十里长湾 春风拂面 丁景良:开拓“双轮驱动”产业扶贫模式 科教扶贫助农奔小康
22版:教育扶贫安徽答卷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6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60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丁景良:开拓“双轮驱动”产业扶贫模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10-30 10:57:36

扶贫人物

丁景良:开拓“双轮驱动”产业扶贫模式

  2018年9月,丁景良接到任涡阳县西阳镇王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的通知。他怀揣着热情和不忘初心的情怀,走进王桥村。他接过《贫困村基本信息》,感到肩上的责任重了几分。
  丁景良,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2018年9月被省委组织部选派到涡阳县西阳镇王桥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在职期间团结、带领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班子和工作队成员,聚焦“三精准”,狠抓“三落实”,坚持“一抓双促”,2019年,王桥村顺利实现了基层党组织登高计划和年度脱贫攻坚任务,丁景良获涡阳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安徽科技学院在全省定点帮扶单位考核中获“好”等次。
  上任伊始,丁景良就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依靠学校的专业学科优势,联系校内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组织开展素质能力提升大讲堂、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激发干群干事创业的活力与能力,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驻村期间,丁景良和同事经常入户走访调研。到贫困户郑文化家,正赶上郑文化在喂羊。他家是养羊达标户,今年养了30只本地山羊。看到工作队来了,郑文化停下手中的活儿,和丁景良唠起家常。当郑文化得知今年可以拿到5000元养殖补贴,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连声称好。
  郑文化以前是村里的困难户,身体虽没有什么大病,但年纪大了,不能出去打工,又没有一技之长,守着两亩薄田度日。现在每天一早就起床打草喂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精神也好了很多,现在他家人均年收入超过了2万元,彻底摆脱了贫困的帽子。
  让丁景良很感动的还有不少像郑文化一样的贫困户,跟着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不畏高龄,老有所为,力所能及地发展养殖产业脱贫致富。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班子“5+2”“白+黑”的工作模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鼓励着我们在扶贫工作中不掉队、不气馁、不忘初心。
  李建是王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工作队鼓励和帮助下,他在自家土地上盖起了两栋鸡舍,散养土鸡1000只,并申领到了5000元的养殖补贴。2019年春节前,扶贫工作队在走访贫困户的时候,发现李建家自养的土鸡喂料讲究、长势良好,但土鸡蛋存在季节性滞销问题。
  当得知这一情况后,丁景良立即向有关领导进行了汇报,积极联系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等教学院部职工,首次完成了订单式采购1000枚土鸡蛋的任务,顺利解决了年前贫困户土鸡蛋滞销问题。“2019年3月,第二批来自我校定点扶贫村的土鸡蛋1200枚,运抵校园,不到半天,代销一空”。丁景良和同事们利用周末回校的时机,为李建等养鸡户代售土鸡蛋。王桥村的土鸡蛋不仅卖到了大学校园,成为了热销农产品,而且打造成为市、县优质农产品展销会的必备产品,小鸡蛋做出产业大文章。
  “有了扶贫工作队的帮助,我们发展产业没有了后顾之忧,脱贫致富更有信心了。”李建说。
  实施了“赶着山羊奔小康”和“栽上果树寻致富”“双轮驱动”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果蔬种植业和山羊养殖业,王桥村成为了“一村一品”达标村。

丁景良(左)走进王桥村扶贫车间进行技术指导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