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六年助力228户贫困家庭“摘帽” 贾亚彬:两度舍小家保脱贫 为义和村打造一支永远的工作队
21版:教育扶贫安徽答卷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6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60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为义和村打造一支永远的工作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10-30 11:04:25

领导点评

滁州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  陈桂林
为义和村打造一支永远的工作队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教育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学校的应尽职责。我校充分发挥教育与科技方面的优势,通过驻村定点帮扶、消费扶贫、科技及教育扶贫,为高质量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六年来,我校先后选派五名优秀教师至定远县大桥镇义和村担任扶贫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他们带着全村三千余名群众和全校两万余名师生员工的厚望,不辞辛劳地穿梭在村庄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乃至每一个角落。在驻村扶贫干部、全体村民及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村集体经济有了快速发展,年收入由2015的2000元增至2019年底的60.6965万元,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已超过5000元,是定远县仅有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60万元的五个行政村之一。2020年仅剩一户三人未脱贫。
  2020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越是到最后时刻、紧要关头,越是要擂响鼓提重锤、啃“硬骨头”。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脱贫攻坚要再加把劲。虽然义和村已整体脱贫,但全面振兴的路还很长,学校决心通过科技及教育的帮助,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驻村扶贫工作队始终保持高昂的攻坚精神,紧盯高质量完成全面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力做好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着力解决好扶贫产品销售问题。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持续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

□本版稿件由通讯员陈沭文、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特别鸣谢滁州学院党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