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答卷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悠扬婉转的黄梅戏旋律从岳西县菖蒲镇雷坳小学传来。崭新的教学楼、教师住房、学生食堂,卫生可口的营养餐,粉刷一新的校园围墙,朗朗的读书声,优美的黄梅戏唱腔,充满欢快的笑脸,如今的雷坳小学是村子里最亮丽的风景。
五年来,安庆市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对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聚焦扶贫先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紧盯义务教育保障标准,严格落实教育扶贫学生资助“1234”工作机制,采取“五定举措”,着力实施“五大行动”,全力攻克难点、堵点、薄弱点,精准落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大力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让越来越多的学校更加美丽、更有品质,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得以“五育并举”和健康成长,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教育扶贫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学生资助精准行动”:不让一个学生失学
“我的家庭遭遇了不幸,差点就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但国家的资助政策和学校的生活补助重新点燃了我的梦想,让我真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我一定会心怀感恩,逐梦前行,长大后回报国家和社会。”桐城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江丹在周记里写下的这句话,代表了该市六万多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声。
为加强教育扶贫工作统筹协调,安庆市积极创新并推行“1234”工作机制,成立以市教育体育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建立并完善学籍与扶贫数据库比对、所有在校生逐一排查复核的 “双保险”机制,建立县、乡(镇)、村三层示范网络,搭建了“市——县——镇——教师四级包保网络”,切实做到学段全覆盖、标准最高档,精准资助不漏一人。
“十三五”期间,安庆市建立并完善了“国家资助为主,校内资助和社会资助为辅”的资助体系,全市1930所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基本实现了“所有学段,公办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覆盖”。数据最有说服力,五年来,安庆市累计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9.7万人次,发放资金额8.7亿元,其中2020年资助18.1万人次,发放资金2.02亿元,较“十三五”初相比,资助人次增长接近10万人次,发放资金额增长0.7亿元,资助覆盖面平均提高约10个百分点。
“当一辆载着鸡蛋、面包和牛奶的汽车驶进学校大门时,学生们欢呼雀跃,那喜庆热闹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在太湖县新城小学教师贺行迪的眼中,营养餐制度实施以来,给学生们提供精心设计、搭配合理的营养餐,看着学生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在高兴之余,发出“营养餐政策真是温暖人心”的感慨。
数据最有说服力,安庆市五个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每年覆盖学校800余所,受益学生19万余人,累计拨付膳食补助资金7亿多元,各地不断创新摸索建立统一招标采购大宗食材和“小伙房”标准建设制度,于2019年暑期完成大宗食材统一招标和教学点食堂改造,实现营养改善计划覆盖率和食堂供餐率“两个百分百”。
“我终于可以和同学们一样看网课了,谢谢叔叔”是岳西县汤池中学学生朱芝烨在家里接通移动网络上网课时的第一句话。
线上教学期间,全市累计赠送电视24台、手机和平板电脑231部、免费安装网络电视930户、送免费流量包767人,拨付专项资助资金60余万元,解决195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线上学习困难,实现6.205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线上学习“一个都不少”。
“控辍保学加强行动”: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潜山市智力残疾儿童黄岳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胆小、自闭和一些异常情绪行为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语言表达进步很多,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还学会了使用手机,甚至会用微信……”潜山市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教师内心充满喜悦,更加坚定“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承诺。
为确保控辍保学无遗漏,安庆市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小组,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行政督促复学机制,精准帮扶三项机制。建立“双线四包”工作机制,完善三项工作台账,打好控辍保学“五张牌”。压实县、市、区主体责任,将学习困难或厌学学生的帮扶作为控辍保学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学习帮扶制度,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关注残疾儿童、残疾人子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适龄儿童,加强家校合作,实行结对包保,规范残疾儿童教育“一生一案”,确保除身体原因外无一人辍学。2020年采取送教上门、劝返复学、学习帮扶、心理疏导等措施帮扶1272名学生,确保一个不掉队。
“薄弱学校达标行动”:让农村学生家门口上好学校
美丽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完备的运动场馆……如今,无论是县城中小学还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学校旧貌换新颜,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以前每天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学校非常简陋,操场也很小。现在的学校太好了,宽敞漂亮,不仅有多媒体教室、图书馆,我们还能上音乐课、舞蹈课,还能在网络上看到城里老师给我们上课……”谈到过去与现在学校的变化,六年级学生王丽笑得合不拢嘴。
安庆市全面实施达标计划,不断增加学前教育资源,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不断优化乡村学校布局,加大义务教育统筹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基本实现。
五年来,全市共投入35.8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20余所,新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57所,“全面改薄”学校880所,新增校舍面积69.5万平方米,消除64所“一生一师”教学点问题,重点加强贫困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对照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全面摸排791所两类学校的办学条件现状,精准补齐办学条件达不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的短板。加快智慧学校建设,分两步实现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2019年已建成186个智慧课堂,2020年将建成121所智慧学校,届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智慧课堂覆盖率将达100%。
“乡村教师提升行动”:让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太湖中学学生刘倩在讲述扶贫故事活动中用亲身体会讲述姐姐大学毕业扎根黄土地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的感人故事,立志要像姐姐一样走进大山深处,用微弱的光去温暖需要帮助的学生们。这个朴素、温暖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像刘倩一样的山区学生和扎根农村的乡村教师们。
近年来,安庆市不断健全贫困地区乡村师资补充、流动、培训和保障机制。持续实施“特岗计划”“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工作”和“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选派优秀教师赴贫困地区支教。五年来,累计招聘乡村教师约3718人,招录1324名特岗教师,定向培养初中起点和高中起点乡村教师716人,遴选125名骨干教师派往乡村学校驻点支教,遴选了328名乡村首席教师。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培训2.1万人次。鼓励和引导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乡村教师队伍不断优化、能力素质持续提升、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为充分发挥优秀学校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贫困地区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提高,安庆市开展了城乡结对共建帮扶工作。自从2016年开始,城区优质学校与岳西县等贫困县划片对接,采取走下去送教下乡深度融合、请上来跟岗学习实践培训的“双轨帮扶”机制,全方位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切实提高贫困地区整体办学水平。通过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辐射,真正达到资源共享、互助共赢、共同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推进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起到了帮扶和引领的作用。
“实施正面宣传鼓劲行动”:让扶贫故事温暖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近年来,安庆市坚持正面为主,大力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暑,大力宣传教育体育系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开展教育扶贫征文、摄影、演讲比赛,讲述扶贫故事,图看扶贫成果,大力宣传教育扶贫战线上惊喜的变化和感人的故事,开展“百校千师进万家”大走访活动,走村入户,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及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同时,加强舆情管控,及时回复社会关切。
“扶贫先扶志”。长期以来,安庆市积极开展诚信、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涌现出通过国家资助顺利完成学业、自己创业成功、饮水思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书记胡祥,省励志成才优秀学生典型彭高丽,2017年全国“最美中职生”徐广宇、王鑫等感人事迹。
2016年以来,安庆市教育体育局本着“困难群众需要的事我们用心去做”的初心,将促进教育公平和打造更为优质均衡的教育为担当使命,推动教育扶贫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落实,学生资助部门先后获全国、省推荐学习单位,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六十余万师生奋力书写有温度的新时代“答卷”。
上门宣传扶贫帮扶政策
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了解情况
核查贫困户动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