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答卷
近年来,亳州市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把教育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突出义务教育有保障核心目标,精准落实资助政策,持续加强控辍保学,加快改善办学条件,确保了所有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有学上”“上得起”“全就学”。教育扶贫联络员制度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全国扶贫优秀案例,智慧资助受到省教育厅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认可。
坚持以人为本 全力确保线上学习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有课上、能上课、上好课,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采取六项措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参与线上学习。
摸清实际情况。组织教育扶贫联络员进村入户,深入建档立卡学生家中,实地查看学生线上听课学习情况,查找问题,建立台账。
高效解决问题。对摸排的问题逐条研究分析,迅速分解到位,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确保建档立卡学生家庭必须有可以正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或者电视机。共为贫困户购买电视机103台、手机390部,安装天线587个;为557个建档立卡学生家庭免费安装网络电视,为3.4928万名一线教师、3.0133万名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赠送流量。
深化沟通协作。教育部门和乡镇(街道)密切协作,学校与当地行政村等相关部门多方联动,共同优化服务、解决问题,形成强大合力。
严格课堂管理。组织中小学教师与学生同上网络课,严格课堂纪律,动态跟踪服务,及时批改作业,高效解答难题,确保课堂效率。
深入督促指导。采取“一看”(看家里有没有可以正常使用的电视机、智能手机或电脑等上网设备)、“二问”(问能不能正常上网课、会不会上网课)、“三查”(查看学生操作是否熟练、老师指导是否到位、作业提交和批改是否及时等,确保线上教学取得实质效果)模式深入县(区)暗访督查。
坚持改革创新 精准落实资助政策
以“学段全覆盖,对象无遗漏、标准最高档,项目可叠加,结果可查询”为目标,做好各学段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工作,确保不漏一人、不错一项、不少一分。
精准识别受助对象。借助智慧城市平台,建设智慧资助系统,运用大数据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善系统推送与专业人员逐人排查双保险机制,中小学、幼儿园根据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系统信息深入排查,教育扶贫联络员按照辖区内国办系统建档立卡学龄段人口信息深入排查,精准锁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在市内就读的学生及时落实资助政策,对在省外就读的学生通过发函的形式督促学生所在学校落实资助政策,确保所有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精准发放资助资金。明确时间节点,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春季学期于6月15日前打卡发放到位,秋季学期于9月25日前打卡发放到位。五年来,共发放资助资金16.2亿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27万人次。资金发放后,组织教育扶贫联络员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核实,告知发放情况,帮助打印流水,并放入扶贫档案。
精准帮扶特困群体。针对家庭特别贫困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进行个性化帮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提升教育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和学生资助的精准度,确保不让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在利辛县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水平。加强家庭经济困难中职毕业生就业指导,确保有就业意向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全部就业。
坚持火力全开 持续加强控辍保学
控辍保学是教育脱贫攻坚最为重要、最为艰巨的任务,也是最难啃、必须啃的硬骨头。为全面打赢控辍保学攻坚战,确保不让一个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适龄学生失学、辍学,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持续开展家庭经济困难适龄儿童失学、辍学问题排查、核查、整改。
完善行政督促复学机制。县(区)和乡(镇)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推动控辍保学的强大合力。
高度关注特殊群体。对残疾适龄人口,采取分类安置的办法,由县级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进行评估,依据“一人一案,分类安置”的原则,提出入学安置建议,教育部门根据建议妥善安置,对确因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建立免于学习的学习名册,完善相关档案材料。
坚持统筹兼顾 加快改善办学条件
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也是教育系统的政治任务。坚持统筹协调,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确保所有家庭经济困难适龄学生都能就近接受义务教育。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加快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目前,41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都已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完成改造提升36所乡镇寄宿制学校,确保2020年底前都能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
加强智慧学校建设,建设261所乡村智慧学校,实施127所教学点智慧学校民生工程项目。2020年底前,将实现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建成46%的乡村智慧学校。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交流轮岗中小学教师1.2715万人、校长274人。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近三年来,公开招聘乡村教师4280名,定向培养乡村教师1638名,从城区学校遴选197名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累计发放生活补助3654.9万元,建设教师周转宿舍1565套,1.3923万名乡村教师获得从教20年教师荣誉。新任教师招聘计划向乡村学校倾斜,新招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部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
坚持措施全上 全面提供坚实保障
教育脱贫攻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高瞻远瞩细谋划,又要下足绣花功夫抓落实。为激发动力,凝聚合力,多措并举,持续强化攻坚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教育脱贫攻坚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市和县区教育局一把手牵头打总,班子成员密切配合,有关科室全员上阵,分工明确,任务具体,运转高效。
加强队伍建设。出台《加强教育脱贫攻坚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把教育脱贫攻坚干部队伍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教育扶贫联络员制度,选配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三万多名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充实教育脱贫攻坚队伍,奠定全面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基石。
加强宣传引导。组织教育扶贫联络员、进村入户宣传教育脱贫攻坚政策,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脱贫攻坚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优化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环境。
加强督促指导。开展常态化的暗访督查,实施教育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织电话访谈,建立健全跟踪问效机制,确保各项教育脱贫攻坚任务优质高效落实。
2020年9月4日,教育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希原、副主任涂义才在教育部听取我市教育脱贫攻坚和智慧资助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