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梦想都开花 桐城市全面开通乡村校车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5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5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让每一个梦想都开花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黎泽斌 韦玉柏 发布日期:2020-10-21 12:30:39

□通 讯 员  黎泽斌
  本报记者  韦玉柏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决战决胜的号角已经吹响。“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宿松县教育局始终将提高贫困人口文化素质、激发贫困家庭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为教育扶贫的根本任务,着力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控辍保学、心理关爱等重点工作,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出梦想的花朵。
  教育资助 确保不漏一人
  宿松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资助金额大,涉及范围广。为有力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多年来,该县教育局一直致力于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实行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一站式”全程资助政策,保障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该县确立推行以“教育资助,精准到人”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扶贫政策,健全各学段国家资助体系,贫困户子女就读除可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外,另可享受1000元~3000元不等的国家补助金,高校新生入学还可申请最低1000元、最高1.2万元的生源地信用贷款。仅2019年,该县资助学生2.47万余人次,累计发放资助金额3400余万元,其中大学新生入学资助556人,资助资金34.65万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893人,贷款金额1505.6万元。
  据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学段全覆盖,对象无遗漏,标准最高档,项目可叠加,结果全告知”的资助目标,该局学生资助中心、扶贫办公室等各股室通力协作,多次深入各乡(镇)学校开展教育资助督查工作,详细了解教育资助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建档立卡、残疾、孤儿、城乡低保等四类特殊学生受资助享受情况,全面核查各级各类学校是否建立上述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龄人口的信息管理台账、是否落实资助系统中受助学生信息录入核实等方面信息,督促学生资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保证省精准资助系统数据与资助学生发放确认表、资助台账、学生实际受助情况相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教育资助覆盖全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学生资助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定要做到精准到位,确保无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失学。”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吴云涛多次强调。
  线上教学 必须一个不少
  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育教学秩序的影响,县教育局于3月2日启动了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线上教学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具备接收终端、网络畅通等条件。为此,县教育局组织各校精准摸排每一个学生家庭电视、手机、网络信号等配备情况。
  今年八岁的唐天龙(化名)就读于该县长铺镇程店小学三年级,系该校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父亲与母亲离异后,离家出走多年未归,唐天龙随双目失明的奶奶生活,家境十分困难。唐天龙家没有电视机,只有奶奶有一部老人手机,面临着无法参与线上学习的难题。
  班主任段鹏一直十分怜惜这个命运多舛的学生,开展学生家庭学习终端拥有情况摸排时,将该生家的困境向中心小学作了汇报,并提出将学校闲置电脑借给该生使用的办法。该镇中心小学对此非常重视,充分论证了段鹏设想的可行性,最终同意了他的方案,并制定了详尽的“一生一案”。
  3月1日下午,段鹏将一台一体机电脑和一些学习用品送到了唐天龙家。唐天龙的姑姑作为代理人,向程店小学出具了借据。随后,段鹏在征得唐天龙邻居同意后,将电脑连接上了他家的无线网络,还教给了唐天龙收看网课和与教师互动的方法。看着屏幕上清晰的画面,听着电脑里教师讲课的声音,唐天龙高兴得手舞足蹈,奶奶更是感动得直抹眼泪,连声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防控期间为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收看网课,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县教育局要求各校针对摸排出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定“一生一案”“一人一策”,采取借设备、送网络等措施,妥善解决了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参与线上教育教学的问题,确保学生线上开课“一个不少”。
  心灵关爱 引导健康成长
  为进一步引导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县教育局特别注重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灵关爱工作。
  各校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为该县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学习的空间。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各校充分依托留守儿童之家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励志演讲等各类活动,引导留守儿童阳光开朗、快乐成长。
  在长铺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虽然条件比较简陋,但该校因陋就简地设置了各类功能区。“心愿树”上挂满了一张张纸片,那是学生们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句心里话;“亲情角”里安装了电话机和多媒体电脑,学生们可以直接使用电话或网络视频,与千里之外的父母通话会晤,互诉衷肠,有利于释放心理压力。“阅读角”“休闲区”“DIY区”满足了学生们的各种爱好与需求,有利于培养兴趣和能力。
  另外,各校还注重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组织专兼职心理教师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化解心理阴影、克服心理障碍,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朱灵灵(化名)是个可爱的女生,小时候因高烧引发脑膜炎导致智力受损。因为自卑,她整天沉闷寡言,不愿与人交流。新安初级中学针对朱灵灵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方案,从教她拿杯子开始,重点培养她的生活能力,让她学会与人沟通。“不要着急,你已经做得很棒了”。伴着舒缓的音乐,心理辅导教师一次次指导、一次次鼓励,朱灵灵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如果我们的帮助能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好,我们愿意一直努力下去、坚持下去。因为我们知道,关爱的是残疾儿童,温暖的却是整个家庭与社会。”辅导教师说。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教育力量;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办人民满意教育。一直以来,宿松县教育局为该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梦想都绚烂如花。

留守儿童之家  □宿松县教育局供图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