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的是灯 传承的是文明乡风 洋蛇灯背后的感恩故事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我与洋蛇灯的“久违”会面
02版:学生记者在行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5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5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我与洋蛇灯的“久违”会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夏雨彤 发布日期:2020-10-19 10:24:27

□撮镇中学七(3)班  夏雨彤
          辅导教师  曹金玲

    9月11日上午,秋高气爽,我有幸作为学生记者,参观我家附近的包公镇洋蛇灯。洋蛇灯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终于有机会一睹庐山真面目了。
    各所学校的学生记者会合后,大家满怀期待地坐上了校车,两小时后终于到了目的地。“洋蛇灯就在前面的屋子里,好想进去啊”。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排队进入屋子里参观。踏进房门,一个卷曲的一百多米洋蛇灯映入眼帘。我上前仔细观察,洋蛇灯身体部分的主要材料是纱布,上面还有手工缝制的花纹,里面均匀排列着竹制圆圈的骨架。一旁还放着精致的纸糊蛇头。大概看了两分钟后,一位老人走了进来,他就是今天要给我们介绍洋蛇灯的邵爷爷。
    从邵爷爷的口中,我们得知爷爷是17岁开始舞灯,今天已经78岁了,舞洋蛇灯已经11次了。我们好奇地问为什么次数不多,邵爷爷笑着说:“因为邵氏家族每18年才舞灯一次,每次都要增加一节蛇灯。”邵爷爷还给我们讲解了舞蛇灯的花式。我们这群学生记者围在邵爷爷身边,一边采访一边记录。有人问爷爷,洋蛇灯要用什么材料?爷爷说:“编这个蛇灯,要买纱布、麻绳、蜡烛等材料,每次要耗费十多万元。”又有人问,那做一次大概可以舞几次呢?“最多两次。”邵爷爷说,“因为太久了,麻绳会腐蚀掉,现在这个屋子里的洋蛇灯已经放了三年了。”有人询问爷爷最难忘的舞灯经历时,爷爷不假思索说是在中国相声节的那次。那您最近一次玩洋蛇灯是什么时候呢?邵爷爷略带感伤地说是三年前。
    这时我听到一个小妹妹的声音,“这个叫‘火火’,它是用来固定蜡烛用,防止引燃蛇灯”。我看见她手上拿着个竹制的同心圈,她也是学生记者,来自大邵村,正在介绍洋蛇灯的构造,当舞洋蛇灯时,较大的圈就会转,保证火烧不到洋蛇灯。我不禁被她吸引过来。想起我们年轻一代会在耳濡目染之中传承着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不禁感到一种使命感。

□本版配图由本报记者程榕娟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