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学堂”的“小先生”们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5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53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行知学堂”的“小先生”们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慧 王露  发布日期:2020-10-16 10:21:43

□本报记者  黄 慧
  通 讯 员  王  露

  “师范教育是什么?教学生变成先生。先生是什么?自己会变而又会教人变的是先生。师范生不是别的,是一个学变先生的学生”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师范教育理念。
  在合肥师范学院有238名学生于近日被学校授予了“2020 年行知学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15个学堂被授予“示范行知学堂”称号。这些“小先生”们在行知学堂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师范生不是别的,是一个学变先生的学生”。

深入城市 关爱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

  在一位女志愿者陪伴许磊(化名)二十多天之后,临走时,许磊轻声地喊了这位女志愿者一声“妈妈”。合肥师范学院“星星守望”项目行知学堂的学生负责人王子杰向记者介绍道,许磊因为先天性疾病,胸部比正常的孩子多一根肋骨且特别突出,其母亲在他出生之后便离世了,父亲打工撑起了整个家庭,从小到大是奶奶一直在照顾。
  “星星守望”项目行知学堂的三个志愿服务点分别是晓燕子自闭症康复中心、梦之桥康复中心、思语康复中心。这些社区有很多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他们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我们的服务能让这些家庭减轻负担,让这些孩子对我们的社会不再那么奇奇怪怪。”王子杰说。
  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与合肥市庐阳区德泰和健康心理公益文化发展中心联合打造了中华公益小记者红旗社区行知学堂,依托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开设创意手工、创新绘画等课程,丰富了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假期生活。经济与管理学院海恒社区行知学堂围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地开展讲故事、进基地、谈心得等国学教育活动。音乐学院在合肥市笔架山街道天鹅湖社区服务中心开办行知学堂,通过提供音乐教育、情感教育和素质拓展课程,提升儿童的音乐素养和艺术审美。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长夏乐学行知学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办学主题,开设思想引领、行知文化、红色课堂等特色课程,为孩子们带去丰盛的红色盛宴。

“晓燕子”行知学堂中,“小先生”和孩子一起完成手工作业


扎根乡村 打造农村留守儿童快乐暑假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小学员们渐渐地在课堂上变得活跃,尤其是当知识点和游戏穿插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这一种上课的模式: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张欣奥是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中心小学开办的杨柳行知学堂的“小先生”,这里共有小学员59名。“小先生”们按年级分为大班和小班,进行针对性教学。课程涉及科普知识、趣味数学、红色电影、行知教育、实践活动、心理辅导、作业辅导、民俗游戏、音乐分享、硬笔书法、安全教育、手工制作、启蒙口语、绘画、体育、朗诵等,还有爱国主义系列教育、“八一军魂”和安全教育等特色课程。
  合肥师范学院团委连续第五年在宣城市宣州区开办乡村行知学堂,结合村民委员会、中心学校、群团资源,因地制宜地开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18名宣城籍“小先生”开办4所学堂服务农村留守儿童300余人。学生工作部大学生“青春学习营”连续第二年开办行知学堂,在宿州市埇桥区紫金社区,四名不同专业的宿州籍“小先生”开设计算机、美术、英语等课程,丰富城乡留守儿童假期生活。文学院旌德县北门行知学堂“小先生”利用应用心理学专业优势,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介入等服务,运用团群辅导等方法开展小组课程,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教师教育学院肥东县店埠镇古河行知学堂开设传习经典、安全教育、素质拓展、手工作品、趣味科普、心理辅导等系列课程,全面、综合地助力小学员健康成长。生命科学学院在泗县刘圩镇四山村开办智才行知学堂,为乡村中小学生的英语词汇、语法、口语水平的提升带去了帮助。

“小先生”与孩子们一起玩泥塑玩具


助力扶贫 让关爱代际传递

  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王庄村、洪阳村是学校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单位,文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牵头在两个村开办了行知学堂。“这里有120名小学员,大多都是留守儿童。”洪阳行知学堂的“小先生”白翠龙向记者描述道,“这些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大多活泼,但是回家却沉默寡言,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对家庭温暖的渴求。”
  白翠龙和他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向村民宣讲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并为村民提供政策答疑咨询服务,同时围绕阜阳市颍东区洪杨村脱贫攻坚成效开展调研,就洪杨村脱贫攻坚现状及进展、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田野调查。“关爱留守儿童,让爱代际传递”是他们一直秉承的理念。
  此外,教师教育学院的汪昌华教授依托皖知行知学堂开办扶志课堂,在宣城市、阜阳市、合肥市等地围绕脱贫攻坚、文化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等主题开展理论宣讲,通过激发内生动力、提高文明素养、丰富文化生活、提升道德水平助力教育扶贫。

洪阳行知学堂为学员们准备的文具礼品


线上教学 陪伴在没有围墙的课堂

  “老师,我们下一次上课是什么时候?我们还能再见面吗?”朱飞(化名)得知这是最后一次上课时,不断问刘威这个问题。刘威是合肥师范学院一对一网络教学的“小先生”,他在上网课前向朱飞的母亲了解到,朱飞性格比较内敛,语文阅读方面偏弱,但爱看故事书。刘威决定每次课程提前10分钟开始,这个时间用来跟朱飞沟通,并建议其母亲给孩子独立的空间,不要看着孩子上课。
  “第一节课,孩子很害羞不愿打开摄像头,于是我们用微信语音聊天开始了第一节课。整堂课这个孩子都处于被动的状态,问一句答一句,甚至许久没有回应。讲解完第一篇阅读以后,我根据他的爱好讲了一则古代中国神话故事。课后,他的母亲反映说孩子很喜欢上我的课,课后表现很热情,只是课上不知道怎么表达。后面的课程,我决定每次只做一篇专项练习进行讲解,更多的时间进行沟通交流,引导朱飞主动去问一些问题,提高朱飞上课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后面挑选的阅读理解文章更多的是一些叙事文章,让朱飞在兴趣中提高自己的阅读技巧和解题能力。朱飞在后面的课程中逐渐变得活跃了起来,从开始不认识的字要悄悄地问母亲,到现在可以主动跟我讨论文章情节。他的母亲告诉我,孩子想在新的一节课开始时开摄像头,想跟刘老师面对面交流,听到这,我为朱飞的改变感到非常开心。刚打开摄像头的时候,朱飞表现很拘谨,但是有了之前的交流经验,给他交流一段时间就看到了他的笑容,气氛也逐渐变得轻松了起来。”刘威回忆道,“开学时我提前两天到合肥,专门到朱飞的家里看望他,还送了一些书。看到他的成长与自信,我有说不出的喜悦。”
  在父母亲们投入到复工复产后,合肥师范学院的“小先生”们成为孩子的云守护、云陪伴和云教育者。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小云学堂积极探索云实践、云教学模式,采取“一对一课业辅导”与“云课堂公开课”两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线上视频教学的方式教授疫情防控知识、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知识、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科学普及、心理辅导等课程,学校八个二级学院的17名“小先生”通过线上行知学堂,共服务医护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城市务工人员子女33人。
  近年来,合肥师范学院坚持“举行知旗,走应用路,创师范牌”的特色办学之路,积极打造“行知学堂”实践活动,作为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和行知文化建设的品牌项目,累计建设行知学堂3407个,直接参与“小先生”1.1498万人次,指导教师1371人次,服务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近4.7万人。学堂建设地点遍布我省16个市,遍及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小先生”带领学员学习手舞《听我说谢谢你》

书记说
  “行知学堂”实践活动是合肥师范学院共青团组织倾力打造的一项“青字号”品牌项目,主要是组织学生志愿者传承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教育思想,践行“爱满天下,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利用假期深入城乡,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农民工子女举办公益学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九年。下一步,合肥师范学院团委将围绕“深化活动内涵,提升品牌效应”的目标,着力推进“行知学堂”基地化、标准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四化”建设,进一步促进“行知学堂”的规范运营和质量提升。加大对“行知学堂”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策划制作主题曲、宣传画册、“小先生”心得汇编、主题巡展、主题宣传片、主题大电影“六个一”文化宣传作品,努力建设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受到各方广泛好评的实践育人品牌。   □合肥师范学院团委副书记  刁文彬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