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瑞瑞:做纯粹的“教书匠” 王秋华:军嫂为国育栋梁
04版:红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4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9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49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王秋华:军嫂为国育栋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0-09-30 10:28:21

  八年,两千九百多个日日夜夜。阜阳市颍东区特岗女教师王秋华用八年青春书写了一名军嫂的执著与坚守。
  当教师是王秋华儿时的梦。2012年,从阜阳师范学院毕业,她选择留在颍东区正午镇钱李小学当教师。因为爱人工作的特殊性,几经周转,2018年,通过省特岗教师招考,她入职颍东区冉庙乡中心学校。
  用她的话说,“无论农村还是城镇,不管在哪里教书,只要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抱负,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教师的“接力者”
  “初中的时候,我成绩下降时,其他老师都指责我,唯独刘老师例外,她总是鼓励我,特别温柔。”回忆起初中英语教师——刘丽,王秋华笑着说,“受刘老师影响,我从小就立志要当教师。”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启明灯,应该为学生们前行的道路指明方向。将枯燥单调的课本讲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让每一个学生都汲取知识的营养是王秋华一直的追求。为此,她总是认认真真备课,经常熬到深夜,弄懂、吃透课本内容,做到不遗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不让学生“开小差”。长年累月下来,她养成了在夜深人静时一个人看书、反思的习惯。
  “教好书,育好人。把自己的所学全部分享给学生们,让他们心怀善心、感恩所得、积极向上、有所成就,想想就觉得这份事业十分有意义”。王秋华深知,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如果只会用粉笔加口水,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大部分学生会“吃”不饱的。所以,她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现在的王秋华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收获了学生、家长、领导的一致认可。
学生的“知心者”
  “孩子们都是最可爱、最单纯的,要用耐心、爱心好好引导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结合自身经历,王秋华深深明白爱的教育的重要性。日常教学中,她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并且认真倾听学生们的心声,真正和他们打成一片。
  2019年3月,王秋华所带的2021届5班转来了一名叫小军(化名)的学生,他成绩中等偏上,长得英俊帅气,但早恋问题严重。王秋华担心他太小,心性不稳定,会影响成绩,就多次找他谈心。“人生会遇到很多美丽的风景,要明白什么对当下的自己最重要”“要提高自己的要求,目前学习才是首要”……经过一学期的监督和不厌其烦的劝解,小军没发生早恋的现象。年级分班前,王秋华收到了一条“特别”的短信:老师你真的像个爱管闲事的姐姐,好烦哦。但被姐姐关心和爱护是一种幸福,谢谢你,老师。
  诸如此类的信息还有很多。距离2021届学生毕业还有两百多天时,王秋华收到了班里学生写给她的一封封感谢信:“如果不是您的严厉,我们可能会很叛逆,也可能会放弃学习”“您是第一个带我出去看病的老师,也是我们考砸了反而安慰我们的老师”“亲爱的王老师,在我心目中,你是所有班主任、所有老师中最好的一位老师”……
这些简单朴素的话语让王秋华的眼圈红了一次又一次,也让她在回味教育路上的艰辛和喜悦后,面带欣慰笑容继续前行。
  爱人的“支持者”
  一家人,三座城。王秋华在阜阳市教书,周一到周五都住在学校;她的爱人是现役军人,长期驻扎湖北省武汉市;她的婆婆身体不好,三岁多的儿子只能寄养在亳州市的娘家,就这样,一家三口分居在三个城市。每次离家上班时,三岁多的儿子都会抱着王秋华的大腿,哭着问:“妈妈晚上回来吗?我怕一个人睡。”
  “即使宝宝生病的时候,我也不敢多做停留。我怕回头看到孩子的泪水会狠不下心,会因为安抚他而迟到。”谈及自己的孩子,王秋华哽咽道,“亳州——阜阳——武汉”三地来回奔波,两年时间,她积攒的火车票就有两百多张。
  军嫂的不易,三两句话讲不清。不过,也正是这样的经历磨练了她的意志、提升了她的境界,让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考验时,总能泰然处之,不会轻易被击倒。“孩子爸爸正在履行中国军人的职责和担当,一切都化为了‘理解万岁’。”王秋华感叹道。
  在王秋华的爱人看来,她是他坚实的后盾,多亏了她的倾心付出,才让他可以在前方无所畏惧,没有后顾之忧。
  无论是教师还是母亲,无论是妻子还是女儿,她都认真扮演着自己的每个角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秋华将向着“四有” 好教师的目标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王秋华与同学们在操场上跳绳  □王秋华提供

点评
  “甘做春风化爱雨,情系孩子献青春”。王秋华工作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班主任工作中,她将满腔热忱的爱赋予了学生,不管刮风下雨,不管酷暑严寒,她都早早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她让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得到了阳光般的关爱,又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一家人,三座城,她坚守教育初心,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彰显了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舍我其谁的拼搏精神。冉庙乡中心学校里还有许多像王秋华一样坚守三尺讲台、传承乡村师魂的教师,他们用感人的事迹奠定了学生素养,诠释着新时代乡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阜阳市颍东区冉庙乡中心学校校长  李占强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饶艳琴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