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学生资助 不少一人 不落一人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4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9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4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滁州市:学生资助 不少一人 不落一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09-23 12:25:26

  “如果不是国家的资助政策,我们三兄妹哪有今天?哪有机会上大学?”在定远县界牌集镇,徐海云和双胞胎弟弟的求学故事一度成为当地美谈。徐海云逢人就夸国家资助政策好。
  高中时期,为了更好地供兄妹三读书,徐海云的父母卖掉乡下的房子,在县城租房陪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父亲突遭意外,撒手离去。没有了房子,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三个孩子读高中,这对徐海云一家犹如晴天霹雳。正当这个家庭举步维艰、一筹莫展的时候,定远县政府第一时间关注到他们。在了解了家庭的变故和艰难处境之后,县教育局和定远中学不仅免除了姐弟三人高中三年的大部分学费,还对这个家庭还进行定向资助,每年给予3000元~5000元的资助。
  “有了国家的资助,我们姐弟仨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徐海云说,抱着报恩的心理,三年后,自己考入广州医学院,大弟考上同济大学,二弟考上西安交通大学。
  徐海云姐弟仨受助成长的故事在滁州市历年学生资助工作中仅仅是一个缩影。着眼于教育公平,滁州市教育系统以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为抓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帮扶工作,切实解决贫困家庭“上不了学,上不起学”问题,确保实现“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落下”的工作目标。

将学生资助融入教育事业发展中

  “学生资助工作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力保障”。据滁州市教育体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储德祥介绍,近年来,该市市、县两级教育体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站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的高度,将学生资助融入教育事业发展之中,进一步完善资助制度体系,不断加强规范管理,提升资助管理能力,连续多年在全省民生工程年度考核中名列前茅。
  在具体落实中,该局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先后印发《关于加强滁州市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及队伍建设的意见》,实行学生资助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市、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均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处理学生资助工作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作为该局独立的内设机构,明确中心负责人,并按编制配备专职人员,具体办理学生资助工作。全市各学校均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学生资助办公室),根据学校规模配备一名至三名专职或相对稳定的兼职人员。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享受不低于中层干部待遇。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量按学校中层副职待遇或一门主课教师工作量另行计算,并享受等同于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待遇。

多部门联动实现“三个全覆盖”

  组织架构有了,如何将好事做实成了摆在该局面前的又一道难题。考虑到学生资助精准是关键,该局联合联合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扶贫局、市残疾人联合会印发《滁州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建立部门联动、系统对接、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整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资源,确保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学生信息全部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落实“双排查”“双保险”工作机制,做到“精准识别”,实现应助尽助。
  目前,该局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实现资助工作学段全覆盖、公办和民办学校全覆盖、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三个全覆盖”。2020年春季学期,共计发放资助资金6197.36万元,惠及24.4675万名学生。资助项目包括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资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和免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四大类。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积极落实高校新生入学资助和国家助学贷款,确保大学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
  此外,为规范发放,该局还通过建立工作通联和资金管理联合审查工作制度,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公开、透明,接受群众和师生监督,坚决防止和严肃查处任何违纪违规行为。4月28日~5月10日,组织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自查自纠活动,自查的重点内容是对各地、各校的资助程序是否规范,春季学期国家资助资金发放情况和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等情况,确保把各项政策精准地落在实处,确保不出现任何形式的跑、冒、滴、漏,确保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这项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5月11日~12日、5月19日~20日全市开展学前和高中阶段学生资助子系统应用培训现场会,通过培训提高资助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交流与学习,提升资助工作水平。

疫情下的“关爱帮扶”一个不落

  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学习不掉队,该局联合市扶贫局、中国电信滁州分公司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市普通中小学农村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深入开展“双查双送”;联合三家通信公司建立特殊群体学生信息台账,“一生一策”跟踪帮助指导关爱,优化网络服务,保障终端设备,畅通学习渠道,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在线学习全覆盖,做到一个不少、一个不落。
  据统计,该市共排查出特殊群体学生3.7272万名,其中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292名、留守儿童1.8741万名、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6117万名、残疾学生2107名、其他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学生1510名,对他们进行在线学习指导、心理辅导等包保关爱。疫情防控期间共使用专项资助资金18.4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53人,其中用于学习费13.01万元,用于购买手机5.39万元。该市向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手机、平板51部,送流量126人,开通电视79家。

点评

常态化资助育人机制助力教育现代化

□滁州市委教育体育工作委员会书记、市教育体育局局长 王玉和

  学生资助工作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滁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全面推进学生资助精准化,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
  学生资助工作要继续坚持聚焦脱贫攻坚,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核心,确保实现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学段全覆盖,标准最高档,对象无遗漏,项目可叠加,结果全查询”。要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做好政策宣传,利用新兴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宣传方式和载体,使学生资助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要进一步拓展学生资助工作的内涵,全面推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形成资助育人常态机制。
  全市学生资助工作者要进一步树牢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努力提高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水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于晓曼、储德祥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