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学院:十年磨砺劳动教育树标杆 劳动教育落脚在“教育”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4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9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4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劳动教育落脚在“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时 尧 发布日期:2020-09-23 12:19:39

采访札记

  “要达到劳动教育目的,提高劳动教育效果,我总结了三条‘黄金定律’:一是教育者‘到位’和‘参与’原则,教师、家长在劳动教育中要在场,并主动参与其中;二是劳动教育场域‘泛在’原则,不能为了劳动而劳动,应该为了生活而劳动;三是劳动行为的‘真题真做’原则,必须面对真实的世界,将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采访过程中,柳友荣校长提出的三条“黄金定律”让记者印象深刻。
  确实,劳动教育方法的正确与否、合适与否至关重要。新时代,新使命,新设计,要让劳动教育“实在起来”,要让劳动实践“走心走新”,要让劳动精神“入脑入心”,一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等多方协作,通过树立劳动榜样、宣传劳动文化等方式,全面盘活劳动教育资源;二是需要走出劳动实践误区(生产劳动等同于劳动教育),重视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三是需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生活,从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开始,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把劳动精神贯穿始终。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说,“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这种精神发展是由和谐的劳动产生的”。笔者认为,关注劳动教育方法的同时应该明白劳动教育不止于简单的培养劳动习惯、提升劳动素养,更多的是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集体精神和奉献精神,从而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劳动精神的塑造和培养,牢牢把握劳动教育的教育属性,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劳动“随处可见”,让劳动“信手拈来”。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饶艳琴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