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谦:在寝食难安中考取七百分
“学霸”小档案

徐 谦
无为中学2020届高三毕业生,高考以700分的优异成绩获得全省理科全省第31名,现为清华大学学生。
学习经历篇
刷题少,注重做错题本
坦诚地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秘笈,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借鉴意义。我能做的只是尽量客观地描述自己高中三年的学习状态。
我刷的题目不算多。高一、高二时除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只写了一套资料,并且往往不能写完。在检查资料的前一天狂补或是无力回天后求老师过几天检查这些事,我没少干过。到了高三时,我的训练量经常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当周围的同学评价各地模拟试卷的优劣、互相推荐刷到的好题时,我没什么发言权。
虽然我刷的题目不多,但会尽量掌握每一道写过的题目。我采取的方法是做错题本——用简洁的语句概括题目大意、解题思路及关键步骤等。我的授课老师们常会针对某些重要题型为我们提供多种解法,这对我帮助很大。我会记录下所有好解法,并挑选其中自己能够驾驭的重点掌握。做错题本有时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但我不敢说它是一件很有用的事。毕竟高考前我没有太多时间复习那些以往花费大量时间整理的错题。
学习方法篇
做错题取决于外界认真听讲不可少
还是重点谈谈错题本吧,语文错题本更像积累本。有一段时间,我恶补文言文阅读——其实也就是抱着古汉语词典把写过的文言文从头到尾地疏通一遍。当时一味贪多,把各种生僻字及其解释都抄在笔记本上,到头来也没能全部掌握。一轮复习到诗词的时候,我被虐到怀疑自己不是中国人,于是把写过的古诗词、题目及解析一字不落地抄在笔记本上。虽然是个笨办法,但是抄写诗词的过程倒是挺愉快的。
我的英语错题本是分版块的——阅读,语填,完形,还有改错。另外还有形近单词、后缀是-er还是-or、可数还是不可数等。此外,为了方便记忆写作文时要用到的短语、句型,我还会把近义词汇或短语记在一起——或者说成是挤在一起,因为开始没能准确预估占地面积,所以最后沦落到了夹缝中求生存的地步。这应该算是此方法的一大弊端吧。
话说回来,其实做错题本及笔记本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比如老师的授课方式,学校的教学风格。才进高中时,我参考初中时的模式,给每科各备了一本笔记本、一本错题本,最后发现有的根本用不上,如有些科目的笔记直接记在书上就足够了,笔记本反而成了摆设。
高一、高二时每节课我都会很认真地听讲,不过到了高三总复习时,我会在课上做其他事。由于复习不能如新课教学一般面面俱到,所以难免会出现我没掌握好的知识点被一带而过的情况,此时,我就会翻看新课笔记自行疏通。同时,我也要留神老师有没有讲到另一个重点内容,随时准备从自主复习中脱离出来。
学习心态篇
常崩溃 但坚持走自己的路
家长要求我每晚12时前睡觉以保证充足的精力,但这对高三生来说真的很困难。我比别人少刷了很多套试卷才勉强能达到这个要求。不过即便如此,第二天白天我依然犯困,困到努力张开眼皮,眼球还是不受控制地往上翻——但愿没吓到老师。
我考前调整心态的方法是“反正这不是高考”。所以即使是重要的大型联考,我也不怎么紧张。而到了迎战高考时,这种方法就失灵了,自我催眠也不管用了。于是,高考前我寝食难安——虽然没到绝食或是失眠的程度,但那几天我的心率快到了让我担心自己会猝死的程度。
我不算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大到模拟考试失利,小到周练失误,都可以让我的心态崩溃。扫兴的是崩溃后我并没有焚膏继晷、修仙爆肝最后触底反弹,而是保持“养生”模式,继续走自己的老路子,刷题量仍不见起色。有时低谷期会很快过去,有时低谷期被我走成了塔里木盆地。个中玄机,我直到高考都没有摸清。
我比较喜欢纠结,有些脑内对话每隔几天就要重播一次,如“我已经在努力了”“但是你的方法不对啊”“为什么我的方法不对”“因为你的方法和周围同学的、老师所说的都不一样”“那凭什么不是他们的方法不适合我”……再如“这次考差没关系,下次考好就行了”“那假如下次也考差了呢”“那就下下次”“那假如……”“想那些有的没的干嘛,赶紧学习啊”……
家长对我学习方面的要求不多,其他方面要求却蛮严的,如前面说的早睡。又如督促我锻炼身体,要求我在晚饭前去学校操场跑几圈。再如不允许我久坐,要求我课间不准坐着写作业——但这与我的班主任对我们的要求相悖,所以我后来采取了折中的办法:课间站着写作业。
我的同学们很有意思,常会针对一道难题讨论很长时间。可能是性格使然吧,明明在讨论严肃得不得了的话题,却时常爆发出阵阵笑声。即使会被老师误认为是“心浮气躁”,我也常挤进去听一耳朵。毕竟我们班还是有不少高手的,在“坐而论道”中往往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偶尔会有同学来问我题目——不幸的是他们不懂的,往往我也不懂——不过幸运的是我们都是执拗的人,也都不是不懂装懂的人。翻教材、查资料、问同学、请教老师……怎么着也要弄懂的。
我的高中已经结束,现在的我写下这些话,未免有站着讲话不腰疼的嫌疑。不过,有一句话我可以笃定地告诉所有学弟、学妹: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这一年里,你的知识储备、思维方式一定能发生质的飞跃。“只管一直向前走,就好了”是我常对自己说的话,现在送给所有拼搏的少年们。
无为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徐晓兵点评

多年来,无为中学始终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受委屈”的管理理念,秉承“明德,博学,求真,超越”的校训,坚持“务实与创新并重,自主与和谐共存”的校风,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敬业,爱生,严谨,创新”和“让学习成为习惯,让探究成为常规”的良好教风和学风。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为了给予学生们更好的高中教育,我们着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课堂教学效率有了进一步提升;我们积极落实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德育阵地进一步筑牢。我们大力推进校园改扩建工程,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进一步优化,这些都为学生们的茁壮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谦很优秀,在无为中学的三年,他树立了优秀学子的标杆,引领着同学们齐步向前。2020年高考,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本率突破91%,本科率达到99%,5人录取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985”人数首次突破200人。
当然,徐谦只是无为中学众多优秀学子的代表,在校园里,像他们这样的优秀学子总是一批一批地涌现。我坚信,今后我们将培养出更多的像他们这样的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的优秀学子。
□本版稿件由徐谦口述,通讯员俞小三、本报记者徐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