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
让三尺讲台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沃土
前言 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原肥西县第四中学)作为该县义务教育阶段的龙头学校和窗口学校,硬件设施一流,文化品味高雅,教育教学质量上乘。连续多年蝉联肥西县初中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一等奖。近年来,先后荣获“安徽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首批)、“合肥市义务教育管理标准示范学校”(首批)等荣誉。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基于此,学校注重做好干部队伍建设,本着干部选人、用人原则,把一批忠诚老实、担当能干的青年教师选出来,分别放在教务、教研、后勤、共青团等岗位挂职锻炼,跟班学习。除了将学校工作分块分给他们管理,实行层层责任制,还在工作中不断督促检查,指导、引领、促进年轻干部尽快成长。
此外,学校还注重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的业务素质建设上创新思路、搭建平台,为教师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相继涌现出翟家俊、周稳等一批县优秀教师。
翟家俊:勇做信息化教学的排头兵
身为物理课教师,他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让课堂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作为农村学校农远工程管理员,七年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四里八乡,上门教授电脑知识;作为县信息化教学团队一员,他送培送教的身影从县内各所学校辐射到合肥市其他学校,帮助更多年轻教师成长。
他,就是该校物理教师兼班主任、级部管理员翟家俊,县信息技术培训团队成员,合肥市张富胜信息名师工作室成员。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翟家俊先后荣获“新媒体新技术课例评比”和现场说课评比两个全国一等奖、合肥市“优秀教师”、合肥市“骨干教师”等荣誉。
教学中,脑袋瓜灵活的翟家俊锐意改革,率先把信息化教学和物理教学相整合,使课堂更加生动、有效。为了推动学校信息化教学氛围,他还积极鼓励其他授课教师们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他还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开展社团活动。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学校扬帆创新社团成果丰硕。学生吴芹、刘文龙、翟京鹏分获2016年、2017年肥西县科技创新县长奖,系肥西县科技创新最高奖项。
2014年暑期,翟家俊先后加入到县信息化教学团队和合肥市张富胜信息化教学名师工作室,为全县参加各类信息化比赛的教师们磨课,帮助多位教师获信息化比赛大奖,为肥西县乃至合肥市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提升作出重要贡献。
赵玉斌:倾心付出 助力复学
赵玉斌,正心楼数学学科组组长,先后获得县“优秀教师”、县“师德先进个人”、县“教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的课例多次被省、市评为优课,多次获县一等奖。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不能正常上学,各地各校按照有关要求组织学生在家上网课。赵玉斌第一时间组织好两个班的线上教学,碰到不在线的,他主动打电话询问情况,并把当天所上的课给他们重新上一遍,真正做到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同时,作为校信息技术保障团队一员,在线上帮助教师们解决各种技术问题,有时半夜还在线上帮教师解决问题。
随着疫情的好转,为备战开学,学校决定让赵玉斌来保管和发放防疫物资,他二话没说就承担了这个艰巨繁琐的任务。为了整理登记物资,他每天都要到很晚才能回家;第二天早上6时不到就早早赶到学校,为每位学生准备口罩和洗手液,贴心服务获得了教师们的一致好评。他用点滴付出,为学校的复学助力,为师生的安全撑起一片蓝天。
暑假期间,肥西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学校作为受灾群众安置点,先后五次接收受灾群众。赵玉斌每天在安置点忙前忙后,为老人们打饭、做好心理疏导,再一次用行动诠释了肥西教育人的师德高尚。
许晓玲:以工作室为载体成人达己
“每个人都面临选择,是固步自封还是勇往直前?是因循守旧还是勇于突破?我们的选择是向阳而生、向难而行,不断学习,自我突破”是该校县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骨干教师许晓玲在讨论教师成长的话题时的发言。
自去年9月工作室成立以来,一如许晓玲的发言,她积极谋划,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线上、线下各项培训和研讨活动,开展系列磨课活动,鼓励团队成员参加课堂教学评比,促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2019年,团队有一人获省级优课、四人获市级优课、两人获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进步明显。
为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2019年秋季,许晓玲带领团队“精准定位,送教上门”, 深入铭传初级中学、梁岗学校等校课堂,开展现场指导,切实提升农村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她积极承担“肥西云课堂名师线上帮”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带领七年级团队三人,历时12周,在肥西智慧云平台上为全县近万名师生推送57节优质课程资源。团队成员有多节原创微课和课例被推送到学习强国平台的云课堂专栏进行展播。
因抉择而行动,因责任而担当。许晓玲立足讲台23年,坚守初心,不忘使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无愧于心,无悔于行。
周稳:为学生成长插上信息化翅膀
作为教育战线上一名有着18年教龄的“老人”,校物理信息学科组组长、县教育体育局初中物理兼职教研员周稳从来不拒绝新鲜事物,反而乐于迎难而上,拥抱变化。从教以来,他先后经历过传统课堂、农远课堂、白板课堂、畅言课堂和智慧课堂,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中,他从新手小白逐渐成长为信息化教学的中坚力量。“只要是对教学有用,对学生有用、我都愿意尝试。”周稳说。
2004年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落户全国各所乡村学校,时任肥西县山南镇洪桥学区农远设备维护管理员、应用培训指导员,他积极学习,为学区内近200名教师、2000多名学生进行课程培训。
2009年9月,周稳被选调入该校。与此同时,各种白板、交互一体机、智慧课堂先后进驻肥西教育,经验丰富的周稳再挑重担,既担任着全县教师的培训任务,也是上派中学兼职培训教师。先后荣获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暨互动课堂教学一等、二等奖、信息化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疫情防控期间,周稳带领该校几位年轻教师主动承担全县九年级物理线上课程设计与制作,提供并指导全县九年级物理教师和毕业班学生线上教学与学习使用,为该县在疫情防控期间顺利、有效开展线上教学作出重要贡献。
出色的表现让周稳接连被评为县“德育先进个人”、县首批“卓越教师”,县“教研先进个人”、合肥市“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叶坤朋:社团活动放飞五彩童年梦
“我喜欢学生,喜欢看学生们的笑脸”。带着这份简单的初心,青年教师叶坤朋在做好教学工作之外,积极参与学校社团工作,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为学生放飞一个个五彩的童年梦。
在叶坤朋和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种社团百花齐放,颇受学生喜爱:心理健教育辅导社是学生倾诉的好地方,学生们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任何烦恼的事情都可以通过QQ群或是直接找教师交流;舞蹈社注重学生的“文武双修”,在关注基本功、身韵训练的同时,注意文化的修养;演讲诵读社是学生们展现自我的天地,连续多年被评为县“优秀社团”。此外,还成立了无线电测向社、文登文学社等优秀社团。学生们在各种社团竞赛中挥洒汗水,奋力拼搏,先后获得合肥市首届啦啦操大赛二等奖,合肥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届“广玉兰”杯经典诵读比赛三等奖三次、二等奖一次,参加一届至七届肥西县“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七次荣获初中组一等奖。
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叶坤朋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在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注重自身的学习并将社团活动中的经验加以总结,形成文字,做好日常的档案管理、材料收集。
“现在,我们的学生走上舞台眼里有光,浑身散发出自信的光芒,他们的变化与成长是对我们最好的慰藉。”叶坤朋笑着说。
林娟:让好习惯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习惯的养成。”在该校就有一位青年教师矢志不渝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她就是教师林娟。
为了将学生养成好习惯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林娟总是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从特色鲜明的板报、班规,到践行“三节三爱”的主题活动,再到崇尚节俭、杜绝浪费的文明倡议,乃至传统节日的思想教育,在一次次活动中让学生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管得严格,理得科学”。林娟说,在她看来,管理得如何决定着习惯的好坏,事关学生的现在,更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沿着这样的教育思路,她除了抓细、抓严校园风尚,更关注学生的安全与自我保护,在特殊时期宣传卫生防疫、夏季主推防溺水安全教育、日常不断强化“平安出行”,让优秀成为了每个学生的一种追求,形成了文明、和谐、整洁、积极的良好校园氛围。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学习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是林娟和教师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开学之初上好“第一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月3日致敬英烈,引导学生珍惜和平;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组织主题教育培养阳光心态;寓教于乐,引领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熏陶的戏曲文化进校园……通过搭建一系列的活动与平台,不断拓展学习边界,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与传承,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日趋锤炼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周稳、叶坤朋等六位教师仅仅是一个缩影。一年来,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捷报频传:在市、县2019年学科教学论文评选中,黄祖斌、汪志芳等三十多位教师获奖。有近百位教师在县教学基本功大赛、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在各级各类优质课评选中,周晓云、赵明、丁增宝、叶坤朋一大批青年教师获全国及省、市大奖。在合肥市第四批骨干教师评选中,李仁兵等18位教师荣获市骨干教师称号;教师卫德斌被评选为市级学科带头人。胡琼华等23位教师荣获县第四批骨干教师称号;周宁、许晓玲被授予县拔尖人才称号;张荣文等六位教师荣获县首批卓越教师称号。如果说竞赛评比是一个人的独行,那么课题研究就好比众人划桨开大船。2019年,该校完成了省级、市级课题结题三项,新立项课题七项,正在开展研究论证六项。这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无疑是学校再出发的内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