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合理应用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如何开展幼儿园角色游戏
15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3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9月0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34期  下一期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董 芳 发布日期:2020-09-02 10:41:16

□滁州市湖心路小学  董  芳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掌握一定的计算技巧有利于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计算的准确性高,计算速度自然就快。但是再多的技巧也是以计算正确为根本目的,而且只有在计算正确的前提下,计算速度才有意义。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准确找出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知识维度——掌握算理算法
  “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肚里有货才能下笔如有神。算理算法是计算的根本,是必须掌握的计算知识。而有些小学生对这些知识却是模糊不清的。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当用除法却用乘法,应当用乘法却用加法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必要的计算知识。如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法则知识,让学生掌握估算知识,以及教会学生善于总结和利用简便算法的知识,并让学生重视检查和检验知识的运用,把好计算的最后一关。
  二、技能维度——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是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作业字迹工整,格式规范的学生往往计算正确率就高,反之字迹潦草,格式混乱的学生计算正确率就低。
  二是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仔细审题才能理解题意,从而对症解题。然而有些学生不审题或者不仔细审题,从而解题过程与题意风马牛不相及。
  三是培养学生的检查检验习惯。相信许多数学教师对此都深有体会,学生计算往往只图快,写完就把作业往旁边一扔根本不检查检验,或者一目十行地检查却连最明显的错误都看不到。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培养其良好的计算习惯使之成为他们的技能。
  三、态度方面——专注力和意志力的培养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经常听教师说某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小学生经常出现的“粗心”错误有题目抄错,如将“-”看成“+”;将“359”误写成“395”;明明是乘法却当作加法来算;计算过程中把零的个数弄错。还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等等。有些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表现的没有耐心,题目稍多,或者计算稍复杂就马马虎虎,不认真对待,这些都是专注力和意志力不足的表现。
  口算是培养学生专注力的好方法。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要求速度快,注意力就必须集中。在平时,每天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出一些口算题给学生作为练习,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要注意方法的正确性、快捷性和多样性。教师要对不同的口算方法进行解释和强调。
  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又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任重而道远,应该贯彻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在平时教学中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训练。只要认真钻研,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准确性一定能得到提高,计算能力也能得到培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