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相“髓” 伴“理”成长 以奉献诠释青春 安理工学子捐“髓”好人榜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3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9月0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3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大爱相“髓” 伴“理”成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09-02 10:18:15

解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安理”现象

  7月27日,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届毕业生姜茂豪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省立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成为了淮南市第30例、安徽理工大学第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一举动再次刷新我省高校造血干细胞捐赠者纪录,也让安徽理工大学仍居省内高校大学生捐“髓”数量榜首。
  2014年以来,安徽理工大学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众多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先进典型,他们用青春镌刻着生命、用奉献着色着理想,成为了该校最好的“形象代言人”。这是该校“团结,奋进,博学,奉献”校训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具体成果,更是该校学生勇做时代弄潮儿的生动实践,他们用行动传递了青春正能量。
  八名学生捐“髓”写初心
  “大学生四年里,我最骄傲的事情就是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中年女性的生命”。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一位长相干净、略显羞涩的大男孩微笑着说。这些朴实的话语中带着些许感慨又充满力量,他就是淮南市第30例、安徽理工大学第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姜茂豪。
  今年1月中旬,姜茂豪放寒假回到当涂县家中就接到了淮南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姜茂豪同学,你好。你的血样和上海市的一位患者初步配型合格,你是否愿意为她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她的生命?”平时就乐于助人的他一听可以救人,立即就答应了。
  受疫情影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一系列事情也被推迟了,他再次接到通知已是两个月后。此时的他显得有些着急,一个劲地发问:“需要我做什么?我什么时候去捐献?去哪里捐献?”经工作人员详细解释后,他才明白从采集捐献样本到配型成功后捐献,通常都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不过,他没有想太多,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就匆忙奔赴离家三十多千米的马鞍山市区献血屋进行高分采样;4月中旬,收到了配型完全相合的结果后,他开心极了;6月上旬,中华骨髓库下发体检通知,他便前往马鞍山市区的医院进行体检。当时,从家里到体检医院的交通不便利,他就先骑自行车15千米到镇上,再乘坐公交车到市区,最后骑共享单车到医院,尽管不耽搁一分钟,这一路下来,单程最快需要三个小时左右。再加上体检站端午节休息、错过抽血时间点、体检需要空腹抽血等因素影响,他这样来回辗转了三天,也整整饿了三个上午。
  7月中旬,他收到了最后的捐献通知,此时恰好赶上全省防汛抢险形势最紧张的时候,姜茂豪家里也快被大水淹没,父母都转移了。“当时,家里那边交通更不方便了,我一个人去合肥捐献,其实爸妈很不放心,我和他们慢慢说,他们也由着我了。虽然紧赶慢赶,最后到医院的时候还是晚了几个小时”。入院那天,刚好是他23岁生日,他在这个特别的生日悄悄许了一个特别的心愿:“祝自己捐献成功,祝那位患者阿姨健康新生。”
  7月27日,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他捐献了216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混液。“患者是一位中年女性,要是她倒了,他们家肯定就垮了,我必须要救她。”姜茂豪说,“其实,我们学校很多人都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有2010级的黄海松、2012级的李志、2013级的马晃晃、2015级的马凯旋等四位学长,有和我同届的葛宏港、陆烨,还有2018级的谢明明学弟,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们学校许多老师都很热心公益,比如崔琴老师、杨志华老师等,可能是因为学校本身就有一个传播善文化的好氛围吧”。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夏邦权说,“姜茂豪同学自入校以来,学习勤奋刻苦,坚持助人为乐,多次获学校奖学金、‘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等,是品学兼优的优秀毕业生。希望他可以再接再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奉献爱心。”
  思政教育到位入人心
  “面对持刀劫持男童的歹徒,毅然挺身与歹徒搏斗勇救男童”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韦炀,参加国家保护江豚志愿活动的李子龙,被称为侴万禧教授“孙女”、考取厦门大学研究生的王燕……多年来,一批批该校学生用志愿行动展现着新时代青年的学识、胆识和责任、担当。
  “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帮助他人,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在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杨志华看来,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善教育”。
  据悉,这所“大爱校园”先后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学校”“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等荣誉称号。2015年至今,该校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时近1000小时,组织师生参与无偿献血活动达5000余人次,献血总量达107.24万毫升;全校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样本采集累计798人次,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已有8人,是我省唯一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的高校。
  该校教务处处长方贤文介绍道,“近几年,学校尤其注重课程思政建设。2019年,我们出台了《安徽理工大学推深做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通过选树典型,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去年共建成课程思政示范课58门,现在已将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纳入学院(部)考核工作体系,并将课程思政内容纳入了教师的教学年度考核和课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
  “在课堂,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坚持大人物讲小故事、小人物讲大故事、老人物讲新故事;在课外,我们真心实意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以思想引导和利益疏导赢得认同,形成杠杆效应。目前,课堂、课外思政课的学生出勤率、抬头率、点赞率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17级自动化专业辅导员丁玲玲说。
  谈及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外国语学院大学三年级学生王睿超深有感触,“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很有趣,和以前印象中的不太一样。比如形势与政策课,老师们上课都是结合最新的国家形势与世界形势,内容很新鲜,让我们在校园中能了解到全国、全球的最新动态,还会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更有认同感”。
  多年来,安徽理工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奉献社会等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元素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下功夫、想办法使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下一步,该校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和自身资源扎实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充分彰显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心善意与责任担当,共同推动我省志愿服务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到医院看望姜茂豪

李志拿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谢明明捐献造血干细胞欢送会现场

陆烨拿着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悬混液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