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枫火”引经验入实践 武警官兵投身灾后重建助力群众重返家园 青春作伴好还乡 太和县:接地气的青创班培训 我省首个青少年宫少工委落户铜陵市 黄山区:“童”创文明城 领略乡村美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2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8月14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2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安徽工程大学“枫火”引经验入实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郭广春 本报记者张华 发布日期:2020-08-14 11:05:11

    本报讯  近日,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枫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通过线上分享交流会学习“枫桥经验”,以各自家乡为圆心,积极参与线下社会实践活动,在各自“岗位”发挥作用,助力自我成长和家乡发展。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就是‘枫桥经验’历久弥新、不变的精髓。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深入到基层就要主动贴近身边的人和事,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建筑182班学生樊灵娜在线上分享学习收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人民在哪里有需要,志愿者就出现在哪里,这是“枫桥经验”带来的启示。经过前期的理论学习,团队成员选择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等基层一线的公益性岗位开展服务基层群众的工作。
  “我早上6时赶着早班车到伏茶点的时候,阿公、阿婆已经开始用草药煮上伏茶了,他们起床更早,更加辛苦地准备伏茶”。建筑182班学生郭萧剑带着消暑凉茶走进基层社区,想给酷暑下工作的外卖小哥、建筑工人送去清凉。于是,团队成员在伏茶点负责茶水的供应分发志愿服务。“在伏茶点忙碌着的、来来往往的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汇聚在一起就是一股建设美好社会的巨大力量”。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还到献血站为献血者提供服务。建筑182班学生郭倩琳到献血浆站点,在工作人员的介绍和带领下了解献血和献血浆相关的知识,协助医务人员测量志愿者身高体重,普及献血相关注意事项。“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对医护工作者多了一份敬佩,这一次社会实践让我站在医护人员身边,协助他们做好工作,彼此关爱,相互帮助,让我们都成为一名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枫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虽短暂,但团队成员纷纷表示,通过活动不仅学习了“枫桥经验”理论知识,而且学以致用,亲身参与家乡建设实践,增长了才干,体味了乡土,厚植了家国情怀,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