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让红色基因根植学生心中
07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2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8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2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临泉县:让红色基因根植学生心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强 徐徐 发布日期:2020-08-12 12:20:21

□通 讯 员  李  强
  本报记者  徐  徐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趣,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走进课堂、走入学生的心灵,临泉县教育部门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营造红色氛围,把本土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浸润红色  打造思政校外课堂
  “我宣誓: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我将铭记历史、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设大美临泉而奋发读书……”6月1日上午,该县韦寨镇实验小学160名新入队的少先队员肃立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广场上,庄严宣誓,接受入队后的第一次红色基地教育。
  如何传承、弘扬本土红色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近年来,临泉县教育部门依托辖区内韦寨镇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老集镇魏野畴烈士陵园、长官镇张蕴华烈士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优势,将实施红色基因传承与教育立德树人有机结合起来,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全县中小学生的心中,要求全县各级学校把思想政治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思想政治课上的“知识点”与社会上的“实践点”相结合,将课本中的“价值观”与生活中的“爱国情”结合起来,打造红色教育校外课堂,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学习革命先烈,传扬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把辖区本土红色基地打造成全县中小学生第二思想政治课课堂,树立红色教育品牌学校,大力培育红色传人。
  “从我们中心学校到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就三千米左右的距离。近年来,我们学校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这个大课堂,通过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再次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呈现在学生面前。让红色传承教育更具生命力,让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更具吸引力,做到立德树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怀。”就学校如何结合身边的红色资源开展德育教育时,韦寨镇中心学校德育处负责人任效龙说,“我们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将红色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要求辖区各中小学每学期安排到刘邓大军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课程不少于五课时,班、团、队会不少于三个红色文化专题教育,做到‘有课时,有教案,有主题’。”
为保障辖区红色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县教育局在全县教育系统提出了“小学生讲先烈故事,中学生讲红色历史”的德育教育思路,将红色教育和学校特色相结合,每学年都将经典革命诗词等列为全县中小学“读红色经典”经典诵读活动主要内容,传唱经典红歌,深受学生喜爱。
  追寻红色  扎实开展爱国研学活动
  “我们依托辖区红色资源特点,让学生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种子播撒到学生心中,让‘红色’照亮学生的成长路。”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孙连建介绍,“近年来,县教育局要求各级学校积极开展研学活动,把课堂‘搬’到辖区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老集镇魏野畴烈士陵园、长官镇张蕴华烈士纪念馆等地,在研学现场追红色记忆、认知红色内涵,了解革命先辈的乐观向上、努力奋进等红色精神,体悟并继承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内涵,逐步建立正确的行为认知。同时,各校利用红领巾讲解团、校园广播等平台,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使红色教育遍布校园。积极开展寻访魏野畴烈士足迹和参观刘伯成、邓小平故居等“游红色旧地”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红色,明白革命先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在研学活动中通过举行团、队纳新仪式,讲解人民英烈的感人事迹、瞻仰革命遗迹等内容,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学习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据介绍,该县每年有10多万人次的学生到辖区红色基地开展研学,接受革命先烈精神洗礼。
  “为传播红色理念、彰显红色精神,让学生把红色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与行为能力,提升自我认知与品德,对红色教育有深入的体悟与有效实践,县教育局要求各校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活动演讲比赛、‘革命故事我来演’、先烈故事我来传,以及研学交流会、撰写观后感等活动,让学生在‘说一说’‘写一写’‘演一演’等活动中加深革命先烈的品格的了解。”孙连建告诉记者,“为发扬革命英雄无私奉献等精神,我们要求各级学校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年度计划,组织开展红色‘微善’系列活动,如开展红领巾义卖、各种小志愿者公益活动,让学生用实际举动践行红色精神。”
    筑梦红色  挖掘信念理想源泉
  “学生自身的角色体验是重要的德育形式,县教育局将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和对辖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县学生中广泛开展‘我和国旗合个影’‘我画革命故事’‘我当纪念馆讲解员’‘烈士后代讲革命英烈故事’等主题的红色教育资源应用体验活动。”该县分管负责人柳兆杰告诉记者,“学校每学期都请老干部、老革命军人到学校为学生们讲述革命故事,回忆当年的腥风血雨,诉说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一个个动人的革命故事化作对学生的无声教育,滋润学生的心灵;学校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优势,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或班会时间观看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红色影片;或者让教师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家观看红色电视剧或电影;利用音乐课、课前五分钟等时间,举行校园红歌会,教唱红色歌曲;为学生提供反映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小说、诗歌、回忆录等书籍让学生阅读,从而刚感受革命先辈的集体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到辖区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让少先队员献上最诚挚的敬礼,并擦拭墓碑,清除墓碑周围的杂草,激发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理想信念;通过网上祭英烈教育,让学生或说、或写、或做,感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为使红色教育有成效,县教育局组织人员编写以红色教育为题材的校本教材,让学生们在红色活动中受教育、在体验中获启迪,使红色基因活化为可看、可听、可参与的精神食粮,将辖区本土红色资源转化为全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将本土红色精神融入学校校风、校训、校标、校歌等校园精神标识系统,深度挖掘红色素材,让学生在红色文化活动中体悟红色精神、砥砺思想品格,真正将革命先烈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该县城东街道胜利小学校长赵国春说。
  “红色基因进课堂”为全县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提供了巨大力量。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文史资料,一件件震撼人心的历史文物,加上现代化的多媒体系统表现形式,生动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面。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进程为淮西大地上播下了红色火种,他们用忠诚和热血铸就的革命精神成为留给后人的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柳洪明说:“我们要求全县各校发挥本土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