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学、练书法、习礼仪……这个暑假,对于宣城市的中小学生们来说,时时处处都可能成为传统文化的“课堂”。中国文房,诗意宣城。近年来,宣城市教育体育局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积极实施“薪火相传·知行合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示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多年来,从市、县(区)教育局的积极部署,到各学校的深化落实,宣城市传统文化教育的土壤更加肥沃,并不断开花、结果。
从经典里读出道德力量
2006年,宣城市就在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推广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开设经典诵读课程,开展晨间诵读,推出每日一诵,在全省率先举办经典诵读比赛。该市各中小学将经典诵读作为学生道德修养的必修课程,融入到语文、思想品德教学,纳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对德育工作考核内容。宁国市开发区小学等校编印小学生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宣州区五星中心小学每天大课间活动诵读一首古典诗词,教师讲析领诵,学生集体吟诵。绩溪县金沙学校利用电子屏每周向学生推荐一首经典古诗词。宣城市第二小学、第11小学等校每年举办一次经典诵读展演。
教体局连续举办14届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比赛,做到生生参与、班班开展、校校参赛。组织评委送评到市、县(区),确保每所学校都有机会参加市级比赛,每位学生都能登上市级大舞台一展风采。市第三小学经典诵读《幸福中国节》参加全国少儿国学春晚录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市第九小学《满江红》、郎溪县第三小学《朗朗童声遇见田园》、郎溪县建平中心小学《将进酒》在省第三届校园阅读创作活动中获师生素养展演二等奖。
推广经典诵读,提供道德滋养,市教育体育局通过在青少年的心田植下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培育新时代的国家栋梁。
从书法中体味文化魅力
走进该市各中小学校园,宣传栏、教室走廊纷纷展示、悬挂学生书法习作,将书法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部分学校的校名、校训、宣传标语等也由学生书写,足见书法教育的普及程度,以及受欢迎的氛围。
多年来,该市按照“积极行动抓落实,面向全体抓普及,主动争创抓典型”的思路,全力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如今,该市义务教育学校书法教育做到“一课一练”,每周安排一课时书法教学课,统一在书法专用教室授课,每天下午进行20分钟书法练习。
市、县两级财政均设立了书法教育专项经费,用于书法教室建设、教师培训、书法教育比赛。该市书法教育投入经费达3000余万元,建设书法专用教室244个,书法兼用教室282个。
为突破书法教师短缺的“瓶颈”,该市采取“改,训,帮,聘,研”等途径,逐步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专兼职书法教师队伍。市、县两级共举办50期书法教师培训班,5600人次参训。深化书法教育研究,全市承担了七项省级书法教学研究课题。各中小学每学期举办一次书法比赛,定期邀请书法家进校园开设书法讲座。全市上下积极创建书法教育示范学校,98所学校成为市级书法教育特色示范学校。
“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是推进书法教育的根本目标,学生在书写汉字过程中,提高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从2015年起,该市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书法教育成果展,编印一本书法教育成果集。在全省大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115幅学生作品获奖,获最佳组织奖。在教育部举办的“人教墨香”全国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中,两幅学生作品入选参展。全国首届“启功杯”中小学生书法大赛颁奖典礼在该市举行,九名学生、三名教师的作品获奖。
普及书法教育,接受文化熏陶,市教育体育局通过教育、引导,让宣纸故里人人习得毛笔字,传承文化的魅力。
在阅读中扣好第一粒扣子
宁国市津南小学、绩溪县桂枝小学的诚信书架成为学生们最喜爱的课间活动场所之一。不仅如此,学校教学楼走廊、教室、操场等场所处处张贴的读书名言警句,成为不少学生的人生信条。宁国市实验小学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设置名人名言、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板块,让校园里充盈着浓浓的诗意阅读气息……
一直以来,该市坚持用经典阅读打好童年的精神底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推荐优秀书目。每年分学段向学生推荐20种至40种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可读性好的精品图书,明确阅读量。开设阅读指导课。利用语文课、班队课、校本课程及课外活动时间,举办阅读与欣赏专题讲座,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学生广泛交流阅读体会。创设书香氛围。班级设立图书角,校园内楼道、餐厅、宿舍等处设置开放式图书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阅读融入学生一日学习生活,学校广播站开设“我爱阅读”专栏,播放经典诗文、学生的阅读感想。语文课前进行三分钟演讲,说书中故事,谈读书感受。定期举办读书节,集中展示阅读成果,有阅读手抄报评比、讲故事比赛、读书笔记展等。
市教育体育局已连续13年举办暑期读一本好书活动,向学生推荐经典图书,每年有十多万学生潜心参加暑期阅读,撰写读后感。
在品味诗词中打造校园文化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学生在阅读、欣赏和创作诗词的过程中可以受到心灵陶冶、道德启蒙,有利于培养健康人格和良好的行为规范。该市一方面将诗词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开设诗词欣赏课,利用每周一节诵读课,帮助学生正音断句,熟读成诵。另一方面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设立诗文长廊、诗词文化墙、诗词陈列室。宣传橱窗,教室走廊,班级黑板报,处处展示学生诗词习作,让校园每一面墙都充满诗的意境,每一间教室都孕育着诗的灵韵。宁国市港口小学将历代名人吟诵港口的诗词刻成诗碑,在校园内永久展示。
与素质教育活动相结合。成立学生诗社,创办文学社刊,举行古诗词诵读比赛。宁国市实验小学引导学生从赏诗到写诗,集结出版儿童诗集《花瓣飘香》,在全国公开发行二十余万册。市第二小学、市第三中学、宣州区养贤中心小学等学校每年举办一次诗词吟诵节。
该市作为我省第一个中华诗词之市,全市已有23所学校成为省级诗教先进单位,7所学校成为全国诗教先进单位。
在传承非遗中延绵文化精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5000年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近年来,该市努力挖掘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徽剧、皖南花鼓戏、宣纸、皮影戏、剪纸、徽菜、徽州民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积极传承和发展。
绩溪县实验小学、伏岭小学、上庄小学均开办了徽剧童子班,多次走进宣城市、合肥市和北京市等地舞台演出。宁国市开发区小学、市第三小学开设皖南剪纸校本课程,校园里随便可见学生的剪纸作品。两所学校编写了校本教程《剪纸》。市第二小学、第11小学将皮影戏搬上课堂,学生动手创作表演,十分投入。宣城市工业学校开设宣纸工艺课,培养造纸工匠。徽州学校向全国各地输送了大批徽菜大师。市第三中学开办皖南花鼓戏特长班,每年艺术节的戏曲表演深受追捧。市第四小学皖南花鼓戏多次赴省参赛参演。
市教育体育局与市文化旅游局每年举办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成果展演。绩溪县实验小学、上庄小学,市第三中学、宁国市宁阳学校因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成效显著,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本版稿件由通讯员陈传福、肖雅琳,本报记者谢婷婷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