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里的别样暑假 吴斌:以校为家 倾心服务安置群众 当涂县:二十八名学生志愿者的“成长礼” 义安区:爱让这个暑假五颜六色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2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8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2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当涂县:二十八名学生志愿者的“成长礼”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王媛媛 发布日期:2020-08-12 12:24:56

关键词 学生志愿者

当涂县:二十八名学生志愿者的“成长礼”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王媛媛

  日前,当涂县防汛抗洪安置点解散,转移群众重返家园,等待他们的将是灾后重建的另一番考验。临别之际,群众与志愿者们一一话别,感谢“这群孩子”半个多月来的辛勤付出与暖心陪伴。在这个队伍中,28名学生志愿者用特殊的方式唱响了动听的青春“战歌”,完成了珍贵的“成长礼”。
  7月14日深夜11时,团当涂县委紧急招募志愿者支援安置点。次日,天色刚亮,首批六名志愿者准时到姑孰镇团结街小学报到。安置点里,团县委共招募了58名青年志愿者,其中有28名学生志愿者。
  每当志愿者群里发布新的任务,总有一些“霸道”姐姐强势发声:“我和孙紫扬可以”“王智锐跟我一起”“我把我妹妹带着”……这些花式成团的“姐弟团”“姐妹团”里有大学生孙婷婷、施雨欣,准大学生李成蕊等。得知安置点人力紧缺,她们都很默契地带上了自己的弟弟、妹妹。这群刚下考场就进“战场”的00后在90后的带动下穿上红马甲,成为志愿者。
  当涂县第一中学高三毕业生王智锐说:“一开始听表姐施雨欣说要去安置点参加志愿服务时,我非常兴奋,可去了以后心情变得很复杂。看到那么多跟我奶奶差不多年纪的老人,因为汛情有家不能回,很难过也很心疼。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把他们照顾好。”
  除了“亲友团”,还有关键时刻涌现出来的“救火团”。每当有其他志愿者因事无法前往安置点时,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学生王慧娟和阜阳师范大学学生陈立琪总会第一时间在群里回复“我来”。
  7月17日,当涂县遭遇强降雨,城区多处路段出现严重积水,通往安置点的道路因积水导致交通中断。望着瓢泼的大雨和积水不断上涨的路面,当天值班带队队长施雨欣有些着急。安置点里的老人都有早起的习惯,按照惯例,每天早上6时,志愿者们会准时提供送餐服务。想到这里,她坚持冒着暴雨出了门,赶往安置点。
  当天值班结束,看着安置点门口齐腰的积水,施雨欣和志愿者们只能蹚水回家,由于家住得比较远,当天的回家之路走了近两个小时。再次提到此事,施雨欣只是乐呵呵地说:“要相信我们90后、00后也是靠得住的。”
  “我爷爷参与过1998年和2016年的防汛抗洪,我希望可以像他那样,为保卫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上海师范大学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陈睿看到团县委的招募令当即报了名。打饭,跑腿,搬运物资,打扫卫生,辅导孩子们的学习,安置点里留下了他忙碌而充实的身影。
  心若有情,战自有力。在安置点里,每当老乡们谈起这些青年志愿者都会亲切地称呼“这群孩子”。这个暑假,因为一场汛情,这群学生志愿者勇敢地站了出来,或冲锋一线,或后勤保障,选择在奉献与坚守中唱响青春“战歌”,收获别样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