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青年
粱煜:从名校高材生到养殖专业户
2013年,复旦大学毕业的梁煜入职了一家待遇优越的IT公司,但在经历了半年多朝九晚五、舒适体面的都市白领生活后,梁煜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放弃上海市高薪工作,回到农村搞养殖。
幸运的是粱煜的家人都十分支持他的决定,有了家人的鼓励,梁煜顺利地创办了安徽润康庄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农场品牌,并在肥东县元疃镇承包了四百余亩土地,专心经营起了他的养鸡事业。他从周边农村收购两千多只土鸡散养。在克服了经验和技术上的难题后,梁煜的皖园农场逐渐走上正轨,土鸡日产蛋六百多枚。
农场步入正轨后,梁煜又开始采用互联网来实现“生态农产品网络营销”。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梁煜让顾客们充分了解他培育土鸡蛋经历,采用写日记、拍图片等方式,将培育土鸡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积累人气,打造自己的“网络社区”。2014年下半年开始,梁煜的皖园农场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客户基数和营业额都稳步提升。2019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网销皖园农场牌土鸡、土鸡蛋等农产品超过100万元,带动三户村民养殖土鸡年收入累计23万元,帮扶20户农户销售土猪、山羊、龙虾等累计超过40万元。
随着生意日渐红火,梁煜开始帮助合作社周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先后流转了杨祠社区贫困群众三十余亩土地,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脱贫致富。提到家门口这个给自己带来稳定收益的合作社,该社区贫困户杨清华打开了话匣子。“他们知道我是贫困户,种地收入低,流转土地时优先考虑了我,现在我家一年的土地流转费就有1.226万元,我足不出户在家当老板呢。”杨大爷乐呵呵地说。
刘金华:小龙虾里的大机遇
炎炎夏日,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小龙虾自由成长,田埂上的农夫洋溢着笑脸,这幅生态景象,描绘出了肥东县马湖乡脱贫致富的生动画卷。
刘金华是当地的龙虾养殖户之一。由于母亲患有腰间盘突出等慢性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2014年,刘金华家被列为贫困户,经过民生工程、医疗救助等一系列的政策帮扶后,刘金华家于2015年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为了巩固脱贫成果,2016年,在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的帮助下,刘金华获得三百余亩流转土地的使用权,种植粮食作物,年收入达3.8万元以上。隔年又增加承包土地三百四十多亩,稻虾养殖基地也从30亩增加至200多亩。2018年3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报名开始,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提高职业技能,村里积极帮助刘金华申请、报名。通过15天专业、正规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刘金华学习到了更专业的养殖知识与技术。
现如今,刘金华不仅扩大了稻田养虾规模,而且带动二十余户农户参与流转土地,促进其他贫困人口增收。他在选择务工人员时优先考虑贫困人口,为贫困人口就近务工提供场所和条件,并支付劳务费用和土地流转租金,增加了村里贫困户的年平均收入,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我脱贫了,也想通过自己帮助其他人脱贫,一起过上好日子”。刘金华说,即使帮不了多大忙,与大家经常交流,说说心里话,把大伙的志气先扶起来,脱贫致富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90后扶贫干部
音飞虎:贫困户家的情况门清
“20岁的年轻人没经验,来这里能做什么?”当村里人得知大学刚毕业的音飞虎选择回乡驻村扶贫时,都不看好他,认为他年轻、经验不足,难以胜任这份工作。但音飞虎用实际行动打消了乡亲们的顾虑。
音飞虎,肥东县白龙镇洪桥村人,他对家乡始终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学校毕业后,他放弃热闹繁华的城市,选择回乡驻村扶贫。为了尽快熟悉村里贫困户的情况,他用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把村所有贫困户都走访一遍,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鼓励他们紧抓契机,谋求自身发展。经过前期的入户调查,更新完善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他工作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得到了镇扶贫办公室领导的高度认可,也让原本不看好他的村民们刮目相看。
近些年来,音飞虎吃住在村里,与贫困户和村民打成一片,在洪桥村中树立了良好的干部形象。作为驻村干部,他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亲朋好友,除了谈工作外,还经常跟他们聊家常。哪家有困难病号、哪家有困难学生、哪家有困难老人、哪家生活极度困难等问题他都做到心中有数,成为了扶贫数据的“活字典”。同时,他主动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在工作上,加班加点是常态,白天接待贫困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参加大大小小的会议、进村入户走访贫困户;晚上填写各类工作需要的报表、更新和修改扶贫信息平台数据、研读各类文件和数据分析、写材料、写总结,这就是他日常工作的写照。
音飞虎一步一个脚印,将脱贫攻坚工作刻在“奋斗”二字上,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实际行动诠释担当,用责任诠释人生价值,谱写一曲90后扶贫干部的青春赞歌。
陈楠:甘当扶贫花的代言人
盛夏时节,微风拂面,花开正好。走进肥东县马湖乡创业社区扶贫产业园,色彩缤纷的扶郎花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鲜花大棚里,花香四溢,人气兴旺。这对陈楠而言,是几个月前不敢想象的画面。
2019年10月,刚刚大学毕业的陈楠经过省委组织部选调生选拔考核,成为了选调生,担任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助理。刚到达创业社区,陈楠便被进村路旁的鲜花大棚吸引住了,忙不迭询问这些鲜花的故事。
该社区位于马湖乡西北处,2014年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2016年整村出列。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该社区通过招商引资模式将土地租赁给鲜花种植专业户徐海东,用于种植扶郎花。自发展鲜花产业以来,大大解决了社区内的贫困户用工需求,增加了贫困户的就业收入。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鲜花市场关闭,原先的销售渠道受到了影响,尚未完全恢复。
原先生命力旺盛的扶郎花无人购买,只能衰败在园里,陈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解决花农的燃眉之急,保障群众利益,陈楠主动当起了鲜花代言人,多方联系,寻求帮助。最终,联系到了民政部门,帮助产业园构建起了稳定的销售链条,发往周边地区的花店,满足人们走亲访友、婚礼庆典等不同的市场需求。
在陈楠看来,一朵朵扶郎花宛如太阳一般,照亮了创业社区的脱贫之路。她也希望自己能像太阳一般发光发热,以青春作笔绘制创业社区的美好新画卷。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陶婷婷、实习生方楠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