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兵哥哥并肩筑“长城” 守望相助 历练成长 多元智能理论在职业高中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04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2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7月24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21期  下一期
与兵哥哥并肩筑“长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07-24 10:28:31

  编者按  今夏汛期以来,我省多个地区遭受连续的强降雨袭击,山洪暴发,河流暴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面对防汛抗洪的险情,正值暑假,返乡在家的大学学子们临危不惧、毫不退缩,积极响应当地党组织和政府的号召,主动加入保卫家乡、守护家园的抗洪救灾活动中。

  近日,受连续强降雨和长江洪峰的叠加影响,当涂县江心乡地区水位持续上涨并超出警戒线,位于江心乡洲头的彭太村更是面临严峻的防汛形势。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名退役复学学生刘亚南、刘永贤、李帅关注汛情险情,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行动,让青春在抗洪一线绽放光彩。
  “我是共产党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汛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的紧要关头,必须闻‘汛’而动、挺身而出、逆水而上,尽最大的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95后大学生党员刘亚南的态度,更是行动。从新闻上得知江心乡告急时,刘亚南便联系刘永贤和李帅,三人一起投身彭太村的防汛志愿服务行动,主要参与巡堤固坝、人员转移安置和塌方路段修筑等工作。奋战在前线的他们,一半立在风雨中,一半浸在洪水里,望着洪水漫过道路、乡亲们养的家禽泡在水里,还有几个不愿离去的老乡在奋力地搬运石子堵缺口,切身感受了洪水无情肆虐、摧毁家园的力量。与此同时,他们更亲眼见证了另一种更大的力量,那是各级党组织统筹部署的凝聚力、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的执行力、广大党员英勇作战的战斗力,这更加坚定了他们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抗洪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他们不忘军人本色,和其他战友组成了退役军人抗洪抢险突击队,在当地人民武装部的组织下,与解放军临汾旅官兵协同作战,冒着大雨争分夺秒地填补塌方路段,装石子,搬运,投放,干了十几个小时,一刻都来不及休息。经过鏖战,塌方路段已基本填补完毕,他们心里才长舒一口气。面对管涌,他们冲上堤坝,沿着江岸挖土、加固、踩实,来回在水里穿行,当时顾不上想有多危险,只是想着赶紧把管涌问题解决掉,避免不停的加大渗水造成道路损坏和房屋坍塌。时间就是生命,给他们抢险堵漏的时间不过两天。两天很长,长到每一秒他们都在盼望着何时才能尽快将塌方路段和堤坝修补好;两天很短,短到还没来得及和一起奋战的陆军官兵们好好地道一声别、说一声珍重。虽然累到弯不下腰,但看着自己一点一滴搭起来的“长城”,他们高唱军歌,热泪盈眶,心里满是欣慰。
  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三人将雷雨天气、居住环境、抗洪保电现状与自身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耐心细致地给陆军官兵和当地百姓讲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分享了在雨天工作时预防触电的方法、高压电传输的原理及电气继电保护的相关知识。官兵和百姓们听完后都竖起大拇指,说:“很棒,安徽工业大学培养了你们这样德才兼备、文武兼修的复合型人才,向你们学习,给你们点赞。”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