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 打好“211”组合拳 当好青少年“保护盾” 谈微课程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运用
02版:青年大学习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1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19期  下一期
谈微课程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运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牛卫峰 发布日期:2020-07-17 10:44:00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牛卫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时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领域也逐渐进入微观时代,微课程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基于感官材料的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更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和形象认知的理解。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了解和思考: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原则,指向学生自主学习特征的内在需求
  学生利用微课自主学习,主要在课外而非在课内,要想达到吸引学生自觉观看的目的,微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有用,二是有趣。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设计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有效组织微课展开,问题引导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疑惑点和困难点分解知识脉络,把教学内容细化为小的问题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不断的引导、深入,达成解惑释疑的目的。其次,微课程教学资源的遴选,要更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回应学生学习迫切的需求。因此,在制作微课内容的时候,要充分体现主体与生活的关系,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中选择最具代表性、针对性和最熟悉的生活材料进行制作。最后,要善用学生的眼睛看画面、用学生的耳朵听声音,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审视微课内容。传统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师习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倡导自主学习的观念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地位、方法、基础去观察问题。学生利用微课进行学习,想得到的是知识、技能本身,非微课展示的元素和内容就不需要出现在微课制作中。
  二、坚持自主学习原则,指向主动探索自主反思的体验方式
  首先,微课程教学能有效指导学生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学习重点,可以决定数字视频课程的数量、进度等,比如有的知识难理解,学生可以重点学习这部分知识。这样,微课程的资源就可以转变为学生课前学习和课外学习的重要工具,使学生能够更自由、便捷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其次,在自由学习的基础上,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程度是不同的,学习方式及程度也是千差万别。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体、学生被动,这样的教学学习只能达到知识暂时记忆和浅层领悟的作用。微观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达到对抽象知识本质的渐深把握。最后,关注核心素养落地,有效延伸课外学习空间。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植根于社会生活真实情境的课题,这是主体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微课是联系课堂和课外的重要途径。
  微课恰当、舒适的音频效果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兴趣原点,是一个自主探索的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提取材料,化抽象问题为具体问题,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微课是学生单独开展的学习方式,制作课程时要考虑如何有效拉近学生与教师心理距离,要让学生感到轻松自然。微课堂小平台是搭建学科大厅的桥梁,这值得教育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探索和主动思考。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