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马大堤上的青春集结 团青出列 乘风破浪 安置点里的青年志愿者突击队 “栋梁工程”已“成年” “大脚”支起青春脊梁 “大娘,我背你过桥”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1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19期  下一期
“栋梁工程”已“成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谢婷婷 通讯员程敏 发布日期:2020-07-17 10:37:24

  刚刚结束高考的宣城市宣州区考生小志(化名)这几天正在规划自己的大学梦。去年被团宣城市委列入“栋梁工程”帮扶对象以来,小志不仅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同时也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连续开展18年的“栋梁工程”爱心助学活动已成为该市帮扶弱势青少年群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公益品牌。
  18年来,“栋梁工程”累计募集资金3400多万元,资助9356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2018年,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团市委印发《宣城市进一步深化“栋梁工程”实施办法》,不断延伸“栋梁工程”覆盖面,延展“栋梁工程”内涵,增强与学子间的粘性,广泛发动社会公众参与,助力项目体系不断壮大。
  今年“六一”,宣州区养贤中心小学一年级学生新新(化名)在卡片上写下了“想见妈妈”的微心愿。团区委收到卡片后,经过多方联系,辗转找到了其离家出走多年的母亲,并让他们暖心通话。近年来,团市委通过深化开展微心愿征集、“温暖包”发放、“贫困尖子生计划”行动,不断拓宽“栋梁工程”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谢谢你们,让孩子有了‘大家庭’。”6月13日,郎溪县十字镇安民社区儿童服务站揭牌以来,孙女赵振好有了学习的好去处,奶奶每次见到志愿者都忍不住再三道谢。为适应青少年多元化成长需求,“栋梁工程”在救急济困的同时,不断丰富思想引领、政治锻炼、就业创业等服务内容。
  传统模式的线下资助,常常存在共青团组织与帮扶对象之间联系不紧密、不深入的现象。为增强“栋梁工程”的粘性,团市委线上建立电话回访模式,加强与帮扶对象心灵间的沟通;线下开展零距离交流,引导学子自强不息,感恩社会。
  “栋梁工程”今“成年”,不断开启助学育人新篇章。团市委书记钱会介绍,团市委始终把为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深化实施“栋梁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接下来将深化落实共青团改革要求,精准助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