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有号召 团有行动 “微爱超市”汇聚青春力量 纪琛:把公益事业进行到底
07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1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07月1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17期  下一期
纪琛:把公益事业进行到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0-07-10 10:39:44

人物典型

  “谢谢你们的到来,这下我们的三万斤富硒大米销售终于有希望了……”这是石台县大演乡永福村杨海霞一家对纪琛说的话。2019年10月26日,县公益协会组织志愿者们前往杨海霞家核实情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街头义卖活动中成功销售0.75万多千克大米,同时联系外地的爱心人士成功解决了剩余大米的滞销问题。
  纪琛,1990年7月出生,是土生土长的石台姑娘,现任县公益协会协会常务副理事,主要负责协会的对外宣传工作。她富有朝气和热情,脚踏实地,不计回报,情系家乡的公益事业,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大学毕业后,我没有选择到大城市去打拼,而是回到家乡。当看见附近许多留守儿童没能得到足够的关怀时,我就在思考自己是不是可以为他们做点事情,是不是可以用自己或者社会上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毕竟人生短短数十载,如果不做点有意义的事,岂不是白走这一遭?”这是她做公益的初衷。
  行走在公益路上的这五年,她一直积极参与和组织社会公益募捐、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留样等多种志愿活动,并于2018年4月加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行列和国内大学生志愿者组建的“青丝行动”公益服务团队。截至目前,她还成功帮扶县内困难家庭五十余户,为他们送去实实在在的温暖。
  公益是一份需要以家庭作为坚实后盾,并且家人全力支持的事业。“其实最开始决定做公益的时候,父母是不怎么支持的,他们可能觉得我是瞎折腾。我记得,2018年加入中国遗体器官捐赠志愿者行列的时候,受上一辈的传统观念和‘入土为安’的丧葬习俗影响,我家人一开始都是极力反对的。”纪琛说,“但随着新思想、新理念的不断传播和正确引导,看着我参与的志愿活动越来越多,父母收到对团队、对我的感谢越来越多时,现在,他们的观念一点点转变了,甚至偶尔也会主动参加一些志愿活动。”
  为帮助已经毕业的该县大学生更加熟悉创业程序,有效储备创业知识和经验,2020年3月,县公益协会搭建了大学生创业平台,主要根据项目的可行性为创业青年们提供深度指导和资金支持,其中,每个项目投资金额在5000元~50万元不等。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初衷,目前,县公益协会已帮助两位大学生实现了自己的创业计划。
  纪琛告诉记者,“这个平台不仅是我县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给有想法的青年们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始终相信,我们今天为家乡做的所有事情,培养出来所有的年轻力量,他日都能长成参天大树,反哺桑梓,回报家乡。未来,我会继续坚持下去,努力成为家乡公益事业的中坚力量”。

书记点评
□团石台县委书记  卢佳丽
  纪琛是90后姑娘,看起来瘦瘦的,但总有着自己的主意。她热心公益,积极宣传志愿服务理念,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感染着身边的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她以青春之朝气、青春之热血、青春之梦想投身于志愿服务中,身体力行诠释着当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在她身上我们能看到当代青年有理想、有担当、敢拼搏、肯奋斗、乐奉献的精神,希望她可以继续初心不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以一种新时代青年特有的气魄和魅力,为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作出积极贡献。


□本版稿件由本报见习记者饶艳琴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