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青春谱写望江扶贫战歌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通讯员 童宇哲等 发布日期:2020-07-10 10:43:37 |
望江县赛口镇团干青年在脱贫攻坚战场挥洒热血勇作为 □通 讯 员 童宇哲 编者按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全省各级共青团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统一了思想认识,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用青春和汗水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彰显青春力量。 驻村扶贫干部——冲锋一线的青年担当 “如今的赛口镇金堤村通过发展优质杂粮、家禽养殖等产业,贫困发生率已由2014年的21.5%下降到了现在的0.2%。”说起驻村两年来村里的改变,曹文志感觉收获满满。 曹文志(右二)深入贫困户家中 农村青年企业家——致富思源的青年乡贤 在赛口镇大河村的通村主干道旁,一排排崭新的智能一体化太阳能路灯将“小康路”照得透亮,借助路灯的灯光,扶贫夜校、乡村大讲堂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一切都不离开85后青年企业家汪兵。汪兵是土生土长的大河村村民,同时是一家企业的董事长,这几年在外打拼的汪兵,从“就业者”到“创业者”,创立了自己的佛山市博展不锈钢公司和长合一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返乡青年到扶贫专干——扎根基层的青年先锋 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2017年9月,刚进村的80后何峰并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因为之前常年在外工作,虽然说是九华村人,但仍然有人生地不熟的感觉。为了尽快熟悉工作环境,何峰坚持早起晚归,深入接触群众,了解村情民情。在对村里工作有了初步了解之后,2018年初,何峰接手扶贫工作,积极开展入户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和现实需求,掌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情况,摸底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做好贫困户人员增减工作……在细小而繁杂的工作中,何峰不断提升着自己的能力,始终发扬钉钉子精神,从不言苦,从不叫累,2018年获县级“优秀扶贫工作者”称号。 何峰(左一)开展入户调查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2017年到2020年,何峰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三年的时间从信息员成长为优秀的扶贫专干。疫情防控期间,何峰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每一次卡点值班都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由于疫情影响,贫困户胡走红没有收入来源,经济紧张,何峰特地介绍他在村内粮油加工厂从事搬运工作,半个月就收入3000元,有效缓解了其经济压力。“作为年轻人,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真正找到了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何峰如是说。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贡献青春力量 近年来,望江县赛口镇以开创团委工作新局面为目标,聚焦打赢“三大攻坚战”,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积极参与社会风险防控,持续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重点在公益扶贫、教育扶贫上下功夫;开展了“开学第一课,法律进校园”“植树护绿在行动”“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青春助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一系列专题志愿活动。扎实推进了基层团组织建设,目前已有基层团支部16个,团员1119名。坚持按规范开展“三会两制一课”,组织团员、青年常态化参与“青年大学习”,以创优的实践活动提高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汇聚了青年力量,彰显了青年形象,展示了青年担当,构建了青年工作新格局,为赛口镇经济、社会各项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团望江县委书记 鲁和礼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